与东莞、广州衔接:
广州地铁22号线未来或南延至庆盛站、蕉门、南沙客运港,跨海而过连接东莞;
经东莞滨海湾站(TOD)继续东延至深圳沙井站,与深圳地铁18号线对接。
地铁18号线南延段
深圳地铁18号线南延段为18号线二期工程,定位为市域快线,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
线路起于18号线一期工程平湖站,终于8号线一期工程盐田路站。
开工时间:18号线未被纳入深圳地铁四期建设规划,预计2022年后开建。
二期(南延)段作为远期规划,开工时间不确定。
建成通车时间:暂无相关工期计划。
站点:平湖、良安田、白坭坑、四联、盐田路
19号线:西延至横岗
根据规划,深圳地铁19号线西延起于坪山19号线新沙站,向西至横岗。线路全长约9.8公里,龙岗境内约长8.5公里。
据悉,西延段总投资估算为73.6亿元,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944亿元,目前属于储备新开工项目。
从龙岗横岗至坪山坑梓,线路全长33千米,定位为普速线路。一期工程从坪山碧岭出发,朝着东北方向延伸,终点抵达坑梓,并预留延伸至惠州惠阳接口。
站点:碧岭、南塘围、汤坑、锦龙、坪山、新区广场、南布、大工业区、竹坑、聚龙山、坑梓、金沙、坑梓东;(一期站点)
此外,19号线二期将西延至横岗四联,与14号线、18号线对接。
二期工程站点暂无消息。
PS:线路暂未完全确定,以官方最新公布为准,后续将追踪更新。
(坪山线)建设状态:
开工时间:暂无开通时间:暂无
20号线一期:将助力空港新城片区居民的出行
起于机场北站,终至会议中心站,线路全长约8.43km,设5座车站,均为地下站,2021年8月已试行,预计2021年年底正式通车
采用A型车8节编组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设计速度为120km/h。远期预留延伸到东莞的条件:
机场北站——与11号线、穗莞深城际线换乘
国展站——与12号线(在建)换乘
国展北站——与12号线(在建)、30号线(规划)换乘
▲20号线一期线路示意图(站名以实际运营为准)
21号线:重点连接前海妈湾保税区-坪地吉坑片区
轨道21号线是联系前海南山与东部龙岗的一条市域快线,承担完善快线网络的功能,同时承担前海南山对龙岗和惠州等地区的辐射带动和缓解跨关交通压力的功能,实现南山中心与龙岗中心45分钟、临深片区60分钟通达的规划目标。
线路起自前海妈湾片区,终止于坪地吉坑片区,并预留延伸至惠州的条件。线路沿线联系前海自贸区、南山高新区、西丽大学城、龙华和坂田南部、深朗、白坭坑、大运北、龙城中心、坪地等片区,并与轨道网络多条线路衔接换乘。
轨道21号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20公里/小时,采用A型车8辆编组。
规划方案:轨道21号线主要沿梦海大道、玉泉路、留仙大道、民乐路、环城南路、三联路、横东岭路、龙飞大道、清林路、龙翔大道、龙岗大道等通道布设,线路全长约66公里,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26座。
规划背景:本次规划是在深圳市落实“双区”建设要求的背景下开展的,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结合沿线城市和交通发展要求,重点明确线路技术标准、线站位及车辆基地规划方案等。
规划原则:
在线路选线及车站设置上,规划原则一是串联都市核心区、市级功能中心、城市功能节点,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二是引入新城重点片区和城市更新等人口岗位密集片区,支撑城市高品质建设;三是控制全线设站数量,保障线路快速服务功能;四是注重与其它轨道线路换乘衔接,加强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换乘,促进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五是工程合理可行。
规划方案显示,车辆基地方面,线路设置1处车辆段和1处停车场,分别为吉坑车辆段和赤湾北停车场,并备选白坭坑车辆段。
其中,吉坑车辆段位于坪地深惠边境、龙岗大道南侧,用地面积约40公顷;
白坭坑车辆段位于白坭坑片区,作为线路分段建设的备选方案,用地面积约18公顷;
赤湾北停车场位于赤湾片区、兴海大道南侧,与规划轨道24号线做双层车辆基地,用地面积约12.3公顷。
本次公示线站位及车辆基地仅为规划方案,具体实施方案以国家批复建设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为准。
22号线:重点连接龙华至福田保税区
规划线路南起福田保税区,经香蜜湖、梅林片区转向梅林关,缓解梅林关交通压力的功能。顺民治大道经民治、观澜科技园、观澜中心区至观澜北部黎光片区,并预留北延至东莞条件,线路长约36.5公里。
地铁22号线从龙华连接福田,22号线又称中轴线,定位为快线,线路全长34.7KM,跨福田、龙华两个区。
该线路从福田保税区引出,往西经福田红树林,北上穿越福田体育公园、深圳高尔夫俱乐部、香梅片区,接着沿北环大道往东铺设,在梅林片区北上穿越塘朗山后大致沿梅观高速往北铺设至龙华观澜。大致走向:福田保税区、梅景、民治、油松、富士康、桂花、黎光。(具体以公布规划为准)
地铁23号线(坪葵线):重点连接坪山枢纽至大鹏
是连接坪山枢纽至大鹏的普速地铁线,线路全长14.6千米。该线路南起大鹏新区葵涌,向北沿坪葵路,在丹梓大道向西接入深圳坪山站。
23号线自南向北将与32号线、16号线、19号线、14号线实现换乘。
线路建成后,坪山枢纽站与大鹏旅游发展将相互促进。
开工时间:未被纳入深圳地铁四期建设规划,预计2022年后开建。
通车时间:暂无规划工期。
站点:根据已规划线路站点,23号线首末站点为葵涌中心、坪山站。
24号线:重点连接南山、福田与罗湖
是联系南山、福田与罗湖的一条普速线路,承担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联系功能,增强对沿线重点发展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热点片区的轨道覆盖。
线路西起小南山,东至东湖公园,沿线串联南山西部、南头、高新北区、侨香路沿线、香蜜湖、景田、莲花北、笋岗路沿线、翠竹、水库新村等片区,并与多条轨道线路衔接换乘。
轨道24号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采用A型车6辆编组。
线路规划方案:轨道24号线推荐方案主要沿前海路、朗山路、侨香路、香蜜湖路、红荔西路、莲花路、笋岗路、东门北路、爱国路等通道敷设,线路全长35.1km,共设车站34座;
轨道24号线存在1处比选方案,位于泽田路站至红荔西站区段(沿农园路敷设)。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轨道24号线设置1处车辆段和1处停车场,分别为赤湾北车辆段和中山公园停车场。
其中,赤湾北车辆段位于赤湾片区、兴海大道南侧,与规划轨道21号线形成双层车辆基地,用地面积约17公顷;
中山公园停车场位于中山公园北部,拟采用地下布置,用地面积约12.7公顷。
24号线规划图
规划背景
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结合沿线城市和交通发展要求,重点明确线路技术标准、线站位及车辆基地规划方案等内容。
规划原则
在线路选线及车站设置上,规划原则一是线路应覆盖沿线城市主次中心、组团中心、重点发展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口岗位密集片区;
二是注重支撑、引导沿线城市开发和转型升级;
三是线路应与轨道网络其它线路形成便捷换乘,发挥网络整体效益;四是线路应沿城市主要公共交通走廊布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五是工程经济合理可行。
本次公示线站位及车辆基地仅为规划方案,具体实施方案以国家批复建设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案为准。
本文地址:百科常识频道 https://www.neebe.cn/changshi/922559_2.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