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没学过围棋的朋友会说围棋太难了,看久了连谁输谁赢都不知道。
就像我小时候跟朋友说过的“麻将好难啊,我都不知道一个饼和九个饼哪个大……”
事实上,不只是小白这么认为。整个围棋圈大概都有这样的尴尬——职业高手的棋,外行看不懂;业余象棋,业余低手看不懂;业余象棋,初学者看不懂...
即使在专业高手中,“看不懂”也是经常发生的。中国围棋界有一个著名的笑话...咳咳,大家都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围棋的变化太多了。单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围棋棋盘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0的172次方,甚至超过宇宙中原子的总数。别说人,就连超级计算机也计算不尽。
比如人类战胜Ai的最后一局,也就是李世石和阿尔法狗的五局大战第四局,Ai突然崩溃,是因为李世石下棋的概率只有0.007%,也就是万分之一。
换句话说,这盘棋甚至超出了Ai的想象,导致其下一步计算出现严重误判。如果把阿尔法狗当成一个人,他那一刻的表现确实相当于精神崩溃。
围棋的计算如此恐怖,普通人不下围棋?当然不是。
围棋有很多乐趣,但“棋逢对手”绝对是更大的乐趣之一。其实赢棋根本不需要穷尽围棋的计算,只需要比对手多计算一点点。
回到本文主题,不会下棋的人如何快速理解,或者接近理解一盘棋的胜负?
我们用一个实用的棋谱来简单梳理一下。
图1:标准国际象棋分数
图1这样的棋谱,标明了从之一手到最后一手的顺序,可以完美的还原比赛的情况。但是,乍一看,即使是专业人士也要静下心来,才能算出胜负。对于一个低级棋手或小白来说,它大概相当于一部天书。
幸运的是,在一个正常的游戏中,棋子上不会有任何标记,所以看起来应该是下图这样。
图2:实战情况
围棋的核心是“围”,即比较双方包围的地盘。所以在计算这场比赛的最终胜负时,需要从下面的图2换成图3。
图3:实用频谱极度简化版
对于图3中的棋谱,计算胜负非常简单,能数到200的小学生都能做到。图中的黑白分为三块,但与胜负无关。
我们知道,19路棋盘上一共有361个点。如果不考虑发帖因素,超过181分任何一方都会赢。
这个棋局就是不用贴,黑棋正好181分,按照中国的规则就是赢1/2分。这是围棋中最小的胜利,但胜利就是胜利。赢1/2和赢100是一样的结果。
然而,从图2到图3有几个必要的过程。
图4:边界还不清楚。
首先,严格来说,这个棋谱并没有完整记录。由于上图中从A到F的六个点一半黑一半白,并未影响胜负,所以在批注中省略。一般情况下,这六个点就是双方势力范围的边界,应该全部填满,如下图所示。
图5:定义最终边界
在上图中,三角形标记了填充的部分,以定义两边的边界。
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需要划清楚界限,因为划十字的棋子也接触到了对方的棋子?
这是因为这些都是死孩子,应该从棋盘上拿走。围棋中的“死子”指的是“被对手包围,没有两只‘眼睛’的棋子”。
区分边界,拿走死去的孩子后,棋盘就变成了下图。这时候双方的地盘就一目了然了,哪些地方属于黑棋,哪些地方属于白棋,连不会下棋的人都看得懂。
本文地址:https://www.best73/zdmzt/52309.html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上一篇:下一篇:本文地址:百科知识频道 https://www.neebe.cn/zhishi/947329.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