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简介(六安瓜片什么档次)
安徽有这样一种绿茶,无芽无茎,叶缘卷曲,形似瓜子。你猜到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六安瓜片。
瓜片作为六安茶的后起之秀,被百姓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于皖西的金寨、霍山、六安等地。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云雾环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甜瓜的产地像赛红茶一样分为内山和外山。一般海拔300米以上的地区属于内山茶,以旗头山灯盏窝、巴特洞一带为更佳。
其茶叶品种为当地种群种,包括岐山小叶种、独山小叶种、香榧种。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色青、面霜、香清、水绿、味甜鲜。”
其加工工艺以徽州罗松茶和皖西茶的加工工艺为基础。明末清初创作时称六安瓜片。后来由于干茶造型独特,被称为瓜片,比梅片更容易理解和直观,所以慢慢取代了梅片。清末改名六安瓜片,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六安瓜片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
之一:无芽无梗。六安瓜片采摘时是“壮而不嫩”。为了获得丰富的口感,鲜叶采摘前必须长到“开面”,只采摘单叶,不带芽和茎。
当然,这片叶子不是可有可无的。根据叶子的位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新叶的之一片叶子叫“举”;新茶树的第二片叶子叫“瓜片”,既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又保证了叶子的嫩度;第三片叶子叫“梅叶”。
但根据叶子的位置来区分瓜和李的切片,是一种传统的方法。现在大部分都是按采摘时间分级的。清明节前至谷雨期间采摘的叫“剔片”,谷雨至长夏期间采摘的叫“瓜片”,长夏后采摘的叫“梅片”。
第二:叶缘回卷。之所以叫“瓜片”,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叶子平直均匀,叶缘背面向上重叠,看起来像一颗瓜子。如果是机制的瓜片,卷曲起来更像条状,所以有人称之为“瓜条”。
要达到卷回叶缘的形状,主要是在“炒片”的过程上下功夫。与龙井不同,瓜片需要用手掌直接接触鲜叶,做一些杀青、理条等工作。而是借助竹制的小扫帚,在煎生锅时,将叶子贴在锅上加热均匀,煎熟锅时,边煎边拍,使叶子呈瓜子状。
第三:拉火霜降。烧火,即烘烤,是六安瓜片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对瓜片特殊色、香、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拉火分粗火、小火、老火,都是明火烘烤,温度从低到高。
在拉老火的过程中,采用六安当地的优质木炭,形成烘烤炉。炭火的温度可高达550~580℃,至少需要两个青壮年背着专门的焙篮,里面放着茶叶。将烘焙笼放在炭火上烘焙2-3s,立即将茶叶提起翻转,依次上下提起,边烘焙边翻转。每批茶叶至少要经过80次以上的提烘才能完成。
老火不仅降低了瓜片茶的水分,增强了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还在瓜片茶表面附着了一层白色的“霜”。在六安瓜片地方标准中,“霜”是评价茶叶外观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认为“霜”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密切相关,霜的关键在于陈化过程中叶片之间的摩擦。所以好茶很难得。
六安瓜片从产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是安徽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你吃过六安瓜片吗?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本文地址:百科生活频道 https://www.neebe.cn/live/944835.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