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玉树映三山,碧水长流闽江湾"——这充满画意的诗句,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福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神韵。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素有"有福之州"的美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墨客竞相吟咏的题材。
福州最令人称道的当属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闽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穿城而过,江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的现代建筑与古老榕树。位于市中心的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宋代诗人陆游曾留下"三山缥缈蔼云烟,阅尽人间八百年"的佳句,道出了三山的历史沧桑。鼓山更是福州的文化地标,山上摩崖石刻琳琅满目,自宋以来历代名人的题刻达500多处,堪称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福州的水系同样富有诗意。城内河道纵横,古桥林立,尤其是白马河畔的垂柳与古榕相映成趣,构成"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独特景致。西湖公园作为福州最古老的园林,自晋代开凿以来就是文人雅集的胜地。明代诗人徐熥在《西湖晚眺》中写道:"十里荷花香满湖,小舟轻荡入画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西湖的盛景。

福州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这在其建筑遗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中心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这里的马头墙、木雕花窗、石板巷道,无不诉说着往昔的繁华。林则徐、沈葆桢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居住,使得这片街区成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生动写照。

闽江两岸的夜景更是诗意盎然。当夜幕降临,灯光璀璨,江面倒影流光溢彩,现代跨江大桥与古老镇海楼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清代诗人黄任在《闽江月夜》中赞叹:"星河倒影入江流,疑是琼楼玉宇游",这种意境至今仍能让游客产生共鸣。
福州的美食文化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佛跳墙、鱼丸、肉燕等特色小吃,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宋代美食家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就对福州的海鲜赞不绝口,称其"鲜嫩爽滑,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温泉文化。作为中国温泉之都,福州温泉开发利用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代诗人周朴在《温泉寺》中写道:"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将福州温泉与华清池相媲美。至今,温泉仍是福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福州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海峡奥体中心、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现代建筑,与古厝、古桥相得益彰,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新貌。这种古今交融的特色,为当代诗人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
福州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始终是诗歌创作的不竭源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动人诗篇,而今天的福州,依然在续写着新的诗意篇章。这座城市就像一首永远在创作中的长诗,每个角落都蕴含着美的韵律,每个季节都焕发着诗的意境。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