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含大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10-25 04:22
摘要:中国古诗词中含大字的经典诗句,解析李白、杜甫...

"大"字在诗词中首先体现为对自然景观的宏观描绘。李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虽未直书"大"字,但通过"天门""楚江"的意象,已然构建出壮阔的自然图景。而在《望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中,诗人用夸张的数字凸显了瀑布的宏大气势。这种对大自然恢弘气象的礼赞,在中国山水诗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传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塞外苍茫辽阔的意境。

在人生境界的表达上,"大"字往往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抱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大庇"彰显了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虽未直接用"大"字,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正是"大"境界的生动体现。这种"大我"的精神,成为中国士人文化的重要基因。

含大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1

就情感表达而言,"大"字常被用来强化情感的深度与强度。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之"大"来比喻愁绪之深重。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通过物象的对比,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有重量的实体。这种将个人情感置于宏大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具冲击力与感染力。

含大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2

在哲学思考层面,"大"字常与道家、佛家的宇宙观相契合。庄子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通过大鹏的意象阐释了逍遥游的境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这种将个体生命置于宇宙尺度下的观照,体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宇宙意识。

从修辞手法来看,诗人善用对比、夸张等技巧来突出"大"的意象。李贺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通过大小弦的对比,生动表现了音乐的丰富层次。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千树万树"的繁复意象,渲染出边塞雪景的壮美。这些修辞的运用,使得"大"的意象不仅停留在字面,更升华为艺术上的审美体验。

含大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3

值得注意的是,诗词中的"大"往往与"小"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对比,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呼应,都在大小之间构建出意蕴深远的艺术空间。这种大小相生、虚实相应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美学"计白当黑"理念的生动实践。

纵观中国诗词史,"大"字的运用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诗经》中的"大风有隧"到汉乐府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从唐诗的雄浑壮阔到宋词的细腻深婉,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对"大"境界的追求始终如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更渗透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中华文化特有的审美取向。

在当代社会,重读这些含"大"字的经典诗句,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豁达,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担当,苏轼"大江东去"的超脱,都是治愈现代人精神焦虑的良方。这些跨越千年的诗句,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更要培养开阔的胸襟与高远的视野。

让我们再回味李白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不仅是及时行乐的劝诫,更是一种生命智慧的传达:以"大"胸怀面对人生的起伏,以"大"眼界看待世事的变迁,方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或许我们更需要从这些含"大"字的诗句中,汲取传统智慧的养分,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出自李白《将进酒》的千古名句,以"大"字开篇,道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大"字往往承载着诗人对宇宙、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它既是空间上的辽阔,也是气魄上的恢弘,更是境界上的超脱。从李白的"大道如青天"到杜甫的"大江东去",从苏轼的"大江东去"到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这个看似简单的字眼,在诗人笔下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