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哈尼族传统节日(哈尼族传统节日和习俗)的问题。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看一看。
1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哈尼族节日较多,境内比较盛行的有“十月年”、“埃玛突”、“惹矻扎”,俗称哈尼三大节。1.“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过节三天,每年夏历十月的之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不推磨,不舂碓,不生产,不许把山上的青枝绿叶子带回家里。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敬天地,献祖宗。出嫁的姑娘要带着米酒、粑粑、猪肉、鸡蛋等回娘家拜年。节日过后回婆家时,娘家要送上一只猪腿,表示对亲家的回敬。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青年男女邀约上山,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建国以后,许多与汉族杂居的哈尼族,如境内东部和西部地区,已经不再过“十月年”,盛行过春节。但地区边远,哈尼族比较集中的黄草岭乡、俄扎乡、沙拉托乡等地过“十月年”的习俗仍很盛行。2.“埃玛突”:俗称“长街宴”,意为祭寨神。境内以豪尼、白宏、罗缅、阿邬、罗碧等自称的哈尼族在春节前后过“埃玛突”。“埃玛突”一般是在村子的上方,选择一棵挺拔的大树进行祭祀,整个祭祀活动,由“咪谷”主持。“咪谷”需经村民选举,必须是夫妇双全,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品德良好的男性老人担任。祭祀时要杀一头肥猪,一只大公鸡,并将一背篓黄糯米饭供奉在树下,众人叩头,“咪谷”则念:“祭寨神,保平安,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小孩在一旁敲牛皮鼓,祝愿全村吉祥幸福。祭毕共同就餐,然后每家分一点猪肉带回家去祭献。“埃玛突”一般过节三天,不事生产,男女青年邀约串山,寻找对象。村里的小孩身背小蛋笼,内装五彩蛋,到处玩耍。节日的最后一晚,全村男子都要到“咪谷”家门前的场地上摆长街宴,边吃边唱,共致节日的祝福,哈尼族称这节日之夜为“埃玛支拔多”。席间由“咪谷”领头,同唱古老的哈尼酒歌。村里新生男孩的人家,要特意献上一壶米酒,向长者报喜,祝全村幸福。3.“惹矻扎”(又叫“矻扎扎”),每年夏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节期各村都要立磨秋,杀牛祭祀。节日前,村里要选出一个叫“倮突”的人主持祭祀。在村边的磨秋场上,由“倮突”开刀杀牛。牛头牛脚归“倮突”,牛肉按户平分。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三天之内不事生产,男女青年上山唱山歌、找对象,村里村外,一派欢乐景象。新街镇、牛角寨乡、胜村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的哈尼族,节日期间有摔跤比赛的习俗。此外,哈尼族还有“莫埃纳”、“合什扎”、“扎勒勒”等节日。两个。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三个。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哈尼族传统节日有母亲节、饭节、黄米节、祭祀日、蚂蚱节、日麻竹、长街宴、六月、十月。
哈尼族传统节日
母亲节
阿玛希节,也被称为母亲祭祀节,在中国农历的龙年二月举行。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Amaxi是哈尼族的拼音翻译,Ma是女、女、女、大的意思。“阿妈”有的地方叫“福妈”、“彪马”,直译意思是“神树”或“林深”,所以也有人翻译成“母亲节”或“神树节”。流行于云南省广大哈尼族地区。哈尼族虽然信仰多神,但最尊崇圣树,认为它是哈尼族的守护神。所以在一个村子里设村的同时,要在村子上方选择一片“圣林”,把其中一棵最强壮的常青树当作“圣树”。平时不允许动物进入这片神圣的林地。相传在古代,人和鬼是兄弟,但因不合而分开。鬼魂经常骚扰人。人们告诉神灵,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是神圣的树木,以保护村庄,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他们教人们敲锣打鼓,焚烧灰烬,并在鬼的住所压草,以辟邪。各个朝代都是互相沿,所以是一个节日。
祭祀节
祭祀节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每年举行两次。农历正月是祭拜村神,祈福消灾,人畜兴旺。三月是农业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众神的象征通常是一棵千年老树,被称为树。以前每个村子,不管十个里有八个还是一个家庭,都要在村长选定的地方种一棵树。这棵树是一棵树。这棵树下会有两个祭祀活动。据说这棵树可以保护寨子。
黄杰
云南元江哈尼族的“黄米节”是一个与生产季节有关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节日。每年春暖花开的三月,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蒸美味的黄糯米饭,煮红色的鸭蛋,给报春的布谷鸟献上虔诚的贡品。祭祀结束后,人们开始唱起优美的“春耕歌”准备耕作。芦苇村的长辈们,望天,推测某个黄道吉日会在自家地里种些秧苗,寓意“开秧门”。哈尼族村舍一年一度的春耕活动从这里开始。传说这样做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众生吉祥。
牺牲日
“昂玛图”是哈尼族每年春耕前(通常在1月中旬)举行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收获使人和动物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哈尼族更大的节日。“昂马图”一般举行3-5天。活动中,热情的哈尼族人不分男女老幼,围成一个圈,尽情地跳舞,歌唱美好的生活。沿街举行的宴会有300多场。长达数百米,故又称长龙宴。在宴会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坐在龙首,妇女坐在龙尾,其余的坐在中间。全村人都喝着自制的米酒,品尝着家庭主妇们做的美味佳肴。它的美不仅仅是厨艺的比拼,更充满了生活的温暖,展现了哈尼族的团结精神。如果你此时来到这里,热情好客的哈尼族人热情地邀请你坐下来,与他们一起分享这美好的生活。
蚱蜢节
“抓蚂蚱节”。抓蚱蜢节,哈尼语称为“阿班年”,在“六月年”(每年农历6月24日)后的之一个鸡或猴日举行。哈尼族生活在山区,种一季稻。“六月年”过后,水稻开始抽穗。为了保证水稻丰收,哈尼族采用“抓蚱蜢节”来驱赶和避免害虫。
朱莉
生活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拜布谷鸟,称之为“河伯奶奶”(布谷鸟妈妈)。每当春暖花开的三月,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之一次听到杜鹃的歌声,大家都会给出“我听到了”的回答,以表达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个回答可以让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民有个好收成,他们的六畜一年四季都兴旺、平安、健康。
长街岩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传统习俗。每次“昂玛图”节到来,哈尼族都会在村舍里举行宴会,共同庆祝节日。设酒庆贺时,数百桌一字排开,故名“长街宴”。
一年六月
六月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红河地区被称为“库扎扎”。日期通常在6月24日左右,节日持续三到六天。节日期间以村为单位杀牛祭拜“秋宅”,肉牛农回乡祭祖。年轻人聚在一起“荡秋千”,摔跤,打猎,唱民歌,其乐融融。
十年了
“十月年”是农历十月的之一个龙日,持续五至六天,祭祀神灵和祖先。那时候每家都会杀一只红公鸡,在本地做,不要带到室内。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吃一块鸡肉,但要结婚的女孩不会。然后我们会做三个饭团和一些熟肉给同宗族中辈分更高的老人。寨子里会有盛大的街宴,就是每天近百桌连在一起,各家都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的特色菜,展示自己的厨艺。
以上是对哈尼族传统节日(哈尼族传统节日和习俗)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这个关于哈尼族传统节日(哈尼族传统节日和习俗)的问题对你有用!
本文地址:百科常识频道 https://www.neebe.cn/changshi/945107.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