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出炉,展现出浓浓的“科技风”。所有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有很强的科技标签,尤其是JD.COM,它近年来竭尽全力向科技公司转型。
榜单显示,连续四年上榜的JD.COM集团排名再次上升42位,跃升至全球第139位,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一起领跑全球六大互联网公司。
劳伦斯·彼得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这就是著名的短板原理。在“零售即服务”的战略方向下,JD.COM集团也在全力推进从零售到“基于零售的技术和服务”的转型,以技术创新推动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
从早年的自研物流系统,到AI战略,再到云计算的布局,京东。COM的技术路线一直在按部就班、均衡发展。经过多年的沉淀,今天的JD.COM在技术路线上几乎没有短板。
500强也是理工学校的试金石。
从历年的世界500强公司榜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逻辑:科技型公司永远是跳得最快的,往往也是榜单中最年轻的群体。
比如亚马逊成立仅25年,排名第13,营收2328.87亿美元。谷歌成立仅21年,其母公司Alphabet的全球排名已经达到37位。从中国的角度来看,JD.COM从事互联网业务16年,一举跃升至全球第139位。小米成立仅9年就跻身世界500强。
虽然入选世界500强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公司的竞争力,但“技术”这一关键属性确实让这些公司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例如,JD.COM在2016年首次入选世界500强。这是刘之一次谈到把技术路线作为未来重点方向之一的时间节点。2016年,JD.COM通过其引以为傲的物流系统,击败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电商玩家,重新定义了物流服务。
当时,JD.COM开始根据对用户大数据的分析,预测核心城市各区的一些主流单品或爆款产品的销售需求,并在各区域物流分站提前发货。顾客下单后约2小时内即可享受到惊喜物流服务。这种服务水平之高,即使在物流效率如此之高的今天,也是一个奇迹。
没有JD.COM背后的大数据,没有青龙、CMS等自主研发的科技物流系统,没有线上线下运营体系的有效支撑,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后台有CMS和青龙系统支持,JD.COM在之前的618没有物流麻烦,所以很快就把AI技术应用到业务系统中。比如JD。COM当年的大脑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价值,通过用户画像实现主动推荐。其实这些技术的细节在用户使用的时候并不会觉得那么突兀,但是JD.COM就是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把用户最需要的产品呈现在你面前。
如今,JD.COM不仅拥有业内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还能为品牌商和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智能供应链服务。JD.COM专门研发的C2M反向定制平台,基于反向定制的几套核心分析方法论,建立了大量算法和洞察模型,为品牌方提供多维度、专业、精准的新品分析服务。同时,其产品化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目前平台自动化率已经达到25%。同样的输出质量,单个分析报告的输出效率比去年提高了4 ~ 5倍。
不难发现,JD.COM确定技术路线的时间与JD.COM之一次进入世界500强名单的时间几乎同步,这可能不仅仅是巧合。
技术背后的升级之路,JD.COM没有短板。
在我看来,2017年应该是JD.COM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今年JD。COM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从去年的366位升至261位。
在2017年初的JD.COM年会上,JD.COM首次正式公布了JD.COM集团未来12年的战略。刘对说:“JD.COM的未来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基本上定义了JD的发展路线。JD.COM将坚定而全面地向科技转型。
于是在2017年,我们看到JD.COM在AIoT平台路线上拿出了Alpha,现在已经进化成了“小靖宇”智能生态平台。该平台由JD.COM自主研发,拥有近200项核心专利,由集成开放网关、底层支撑系统和能力中心三大部分组成。凭借“终端+数据+内容+服务”的智能商业模式,打破了一个又一个智能孤岛。
2017年,JD.COM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实际业务系统中。当时著名的《一块牛肉的奇幻流浪》将科尔沁黄牛完整的可追溯链条呈现在用户面前。对于当时颇受业界质疑的区块链技术出路,JD.COM率先进行了实际应用,展示了这项技术的实际落地价值。
应该说,整个2017年,一直在践行刘的技术路线,在很多细分领域都抓住了技术与应用的结合点。
而2018年,是JD.COM逐渐走向全面、充分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年。今年JD。COM在世界50强榜单中的排名从去年的261位跃升至181位。
2018年,一直是京东后台支持力量的京东云。COM的业务,成功地在市场上崛起。除去云计算厂商的传统互联网定位,京东云向行业市场的转型尤为成功。比如进入政务云市场之一阵营,在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方面大有作为。
在云CDN方面,JD.COM也成为中国仅有的14家拥有国家CDN服务牌照的服务商之一。今年“618”期间,京东云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京东云CDN(内容分发 *** )峰值带宽较2018年618期间增长65%,其中视频流量同比增长113.9%,稳步承接全部突发流量。得益于近年来京东云公有云CDN业务的快速发展,京东云CDN容量增长了近20倍,积累了应对包括电商在内的各种大规模、突发场景的经验。
在AI平台化的道路上,2018年,JD.COM AI事业部拿出了面向普惠的AI技术开放技术平台NeuHub。在JD.COM区块链的应用中,推出了开放的智臻链。作为一个实践出来的BaaS平台,JD.COM已经成功地将区块链打造成了未来的零售基础设施。
到2019年,京东物流的长期技术投入将带来规模效应。今年618期间,超过91%的仓配一体化服务订单将在当天或次日送达,创下行业新纪录。京东物流投资的亚洲电商更大智能仓群——23个“亚洲一号”,国内更大的机器人仓群——拥有50多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这些智能仓的处理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99%,成为京东物流从容应对618亿订单的关键力量。
同时,京东物流牵头建设的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园也已部分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更多创新机器人开启了集群应用模式,包括物联网分拣系统、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包装设备、地狼、天狼星等。十余种机器人与一线员工组成“人机CP”,同比提升人类效率28%。
我们常说多元化和专注是一对反义词,但是JD。COM的多样性来自于自身的业务需求,并且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在技术多元化的道路上,JD.COM也没有取得明显的短板。
先看短板原理后看长板效应
从2016年JD.COM首次入选世界500强,到2019年位列500强第139位,我们也希望JD.COM能输出一些长板,除了技术路线上没有短板。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创新和颠覆。代表一个企业的每一个桶都一定是直立的吗?当然,当桶倾斜时,桶内的水量也会取决于长板,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长板效应。
目前京东。COM的技术中间站有机会成为JD.COM的长板,在自身效率提升和对外技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早在2017年底,JD.COM商城的技术团队就被拆分为前台和中台。前台的R&D功能与商场的各个业务部门相连接,而中台的R&D则专注于解决共同需求。数据中台的建设始于2018年12月,当时由现任JD.COM集团副总裁、商城技术和数据中台负责人李克峰领导。
事实上,数据管理本质上是重组公司内部数据系统,建立数据驱动业务增长的新引擎。数据中心通过统一底层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计算平台,融合了数十个数据集市,实现了统一的数据集市建设,用一套数据服务全公司。精准运营、目标用户触达、转化等应用都依赖于数据中心的能力。
技术中间平台重点打造全球零售交易中间平台,实现多场景零售业态的赋能。主要是在一个平台上 *** JD.COM每年618积累的各种高并发、高流量、稳定可靠的技术,不会让JD.COM和合作伙伴“重复造轮子”。
李克峰将中间平台的能力比作积木,从极其复杂的业务系统背后的最小技术单元中提取出一套技术组件。中间平台的这种积木式和组件化的能力可以支持JD。COM快速进入各种新市场,帮助合作伙伴快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是业务创新的有力支撑。
在我看来,JD的不断完善。COM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的地位,本质上是京东的一个正反馈。COM向科技公司的全面转型。比如JD。COM 2019年在Q1的技术研发投入高达37亿元,同比增长54%,这也证明了京东。COM从数据中确定的。科技没有短板的JD.COM,有机会随着新长板的诞生,继续在世界科技领域开疆拓土。
本文地址:百科生活频道 https://www.neebe.cn/live/944666.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