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德的三点批判(对康德哲学本质的三点批判)
我是风的粉丝,欢迎关注我。
写一个哲学家思想著作的简介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太累了,我怕写不好就表达不出别人的思想。就算我写这么无聊的东西也没人看。于是我纠结了很久,终于决定写作,因为不是别人,正是康德!
在说三大批判之前,先简单说一下康德的认识论。康德说,人在认识事物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先天的范友友资源 *** 域。没有事物的先天范畴,人就不可能认识事物。这也是一个解释为什么我们所有的思想都是可能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一类,我们都会胡思乱想。
康德的三部批判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论述了他的认知观、伦理观和审美观。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已经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康德之前,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实体或本体的研究,如斯宾诺莎等哲学家。但是康德之后,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来源是来自经验吗?还是先天的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怎么可能知道正确的知识?在认识知识之前,要对知识本身进行批判等等。以上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大概内容。《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就是解释我们能认识的知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具有相同的总体结构,但在划分的细节上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两种批评的任务、对象和目标不同。在这第二次批判中,康德主要讨论了人类实践伦理的问题。比如自由的问题,康德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而是做什么,但不做什么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标志。比如下雨的时候,我要躲雨,但是人有“自由”。我可以自由选择冒雨去帮助那个在雨中跌倒的小女孩。康德真的认为,这是人的“自由”,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
康德的第三个批判《判断力批判》分为两部分:审美判断批判和目的批判。它是前两种批判之间的桥梁,在它们之间构建了一种反思性的批判。这种批评既理智又理性。这两种性质很好地沟通了认识论和伦理学,从而完成了康德的哲学体系。
《判断力批判》前半部分是关于审美判断的讨论,判断的各种形式,肯定与否定,普通与特殊,必然与偶然,因果,严格定义了美。第二部分是关于审美判断从监督人的审美判断向自然客观判断的转变,讲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观。
康德的三部批判著作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详细论述了他的哲学观点。
水平有限,能力一般。欢迎留言,收藏转发。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地址:百科生活频道 https://www.neebe.cn/live/936961.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