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这是真正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沥青再生技术是指需要翻新或废弃的旧沥青路面,经过路面再生专用设备的挖掘、再生、加热、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按一定比例重新混合,形成能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混合料,重新铺筑在路面上的一整套技术。
一.技术简介
在旧路翻新改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材料。作为道路材料,这些旧材料仍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旧材料的回收也作为大修方案之一。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将需要翻新的旧沥青路面进行挖掘、再生、破碎、筛分,然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按一定比例重新混合,得到能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用其重新铺筑路面的一套技术。通过路面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再次满足道路使用性能要求,节约大量的物资资源和资金,降低工程造价,还可以避免废旧物资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行业的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它是实施“节约型社会”战略措施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再生混合料拌和及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冷再生和热再生。冷再生工艺中,铣刨旧路、新旧材料混合摊铺在常温下进行,通常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作为冷再生结合料;在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旧路面在进行新旧材料的铣刨和混合时需要加热。
根据施工场合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可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现场回收和工厂混合回收的区别在于混合过程发生的地方。现场再生的拌和过程在旧路面上进行,而厂拌再生的拌和过程在拌和站进行。
在路面大修工程中,常用的再生方案有:现场冷再生、厂拌冷再生、现场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等。每种再生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路面条件。回收前,对路面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选择更佳的回收方案,达到更佳效益。
二、技术原理
沥青路面材料可分为胶结材料(沥青材料)和骨架材料(砂石材料)两大类,其中砂石材料稍加处理即可直接使用,所以沥青路面材料再生的关键在于沥青材料的再生。
1、沥青的老化
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阳光、空气体和水的照射,以及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沥青分子会发生氧化和聚合反应,使低分子化合物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导致路用性能恶化。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老化”。老化后,沥青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表现为针入度下降、延度下降、软化点上升、绝对粘度上升、脆点下降等。
2.旧沥青材料的再生机理。
关于旧沥青再生的机理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是“相容性理论”,认为沥青老化的原因是沥青胶体体系中各组分的相容性降低,导致各组分间溶解度参数差异增大。认为加入一定的再生剂可以减小溶解度参数差异,沥青可以恢复(甚至超过)其原有性能。另一种理论是“组分调整理论”,认为由于组分的迁移和沥青的老化,组分间比例不协调会导致沥青的路用性能下降,认为通过添加再生剂调整其组分,可以恢复沥青原有的性能。因此,为了恢复老化沥青的原有性能,需要对老化沥青和原沥青的组分进行对比,然后向老化沥青中添加缺失的组分(即添加沥青再生剂),使组分重新协调。
3.旧沥青材料的再生
沥青是油、胶质、沥青质等成分的混合物,沥青的某一种成分,如油,也是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根据沥青材料是混合物的原理,可以将几种不同的组分混合,得到不同性能的混合沥青。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沥青在石油工业中称为混合沥青。
旧沥青材料的再生是指根据生产调合沥青的原理,将低粘度油(再生剂)或适当粘度的沥青材料的某些组分加入到老化沥青中进行调合,使调合后的再生沥青具有适当的粘度和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因此,再生沥青实际上是由旧沥青和新沥青材料(必要时加入再生剂)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沥青。当然,在实际施工中,旧沥青、再生剂和新沥青材料的混合是伴随着砂石材料的。提取旧沥青进行调合并不特殊,远不如石油工业生产的调合沥青调合,但它们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
三、再生模式
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车辆荷载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其组成材料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和下降,主要表现为矿料级配的劣化和沥青的老化。
根据旧沥青的老化情况,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再生:
(1)新旧沥青混合再生。将等级较高的新沥青与旧沥青混合,等级较软的新沥青与老化的旧沥青混合,混合后的沥青达到道路沥青的标准。
②再生剂的再生。在旧沥青中加入适量的再生添加剂,不仅可以调节旧沥青的粘度,还可以补充旧沥青流失的化学成分,恢复原沥青的性能,甚至超过原沥青的性能。
③混合再生。在添加新沥青和添加再生剂的同时,再生料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1)新旧沥青混合再生。
根据沥青胶体结构理论,沥青是一种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以沥青质为核,吸附部分胶体而形成的胶束,分散在由芳烃和饱和烃组成的分散介质中。研究表明,只有当沥青中各组分的相对比例满足一定的关系时,沥青才具有良好的性能。沥青路面质量劣化的实质是沥青结合料的老化,即沥青结合料的组成发生变化,芳烃含量减少,胶质和沥青质增加。化学组分的“迁移”引起的沥青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会导致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脆点、硬化、脆性、延度的降低。根据组分调整理论,在老化沥青中加入损失的组分,重新调整组分比例,可以恢复沥青的性能。由于新鲜软质沥青中含有较多的软质沥青质组分,通过调合可以使旧沥青的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从而达到沥青再生的目的。
(2)再生剂的再生
在选择沥青的再生方法时,需要根据旧料中沥青的含量和老化程度综合确定是否需要再生剂。为了充分利用旧材料,希望在工程中采用更大的旧材料配合比。但如果沥青老化严重,如果用新旧沥青进行调合再生,则需要新沥青较大的配合比,经济性较差。这时可以考虑添加再生剂的沥青再生方法。一般来说,当再生旧沥青针入度小于40(0.1mm)时,宜考虑使用再生剂进行再生。
再生剂通常被定义为添加到沥青中以改善粘合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材料,或者可以改善老化沥青的物理性质的烃。再生剂具有以下功能:
一、调整旧沥青的粘度,降低旧沥青的粘度,以达到沥青混合料所需的粘度,软化过脆过硬的旧沥青混合料,使其在机械和加热的作用下充分分散,使其能与新沥青和新集料均匀混合,并保证结合料有足够的粘附力。
其次,渗透到旧混合料中,与旧沥青充分混合,使老化后凝结的沥青质重新溶解分散,调整沥青胶体结构,达到改善沥青流变性能的目的。
四。施工方法
沥青再生技术根据施工温度可分为热拌再生法和冷拌再生法,根据废料的拌和地点不同可分为集中厂拌再生法和就地再生法。因此,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分为就地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四种施工方法。
(1)厂拌热再生是指在上述旧路面冷铣刨热铺施工中,将铣刨废料运回沥青拌和厂,在热状态下与新沥青材料、再生剂、新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2)就地热再生又称热面再生,主要是指将旧路面表面加热到所需深度(一般不超过3 cm),将旧路面翻松,加入减缩剂或再生剂,重新摊铺的施工方法。
(3)厂拌冷再生(Plant-mix cold recycling)是指将乳化沥青或热的低粘度沥青与废旧沥青混合料和新集料在常温下混合形成再生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然后摊铺、压实形成路面的施工方法。
(4)就地冷再生是指将旧路面进行冷破碎、翻松,加入乳化沥青等添加剂,对路面进行拌和、摊铺、压实的施工方法。
实际工程中应采用何种技术,主要考虑旧路面基层的损坏情况和沥青路面面层的厚度。
本文地址:百科生活频道 https://www.neebe.cn/live/932025.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