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来源:小易整编  作者:小易  发布时间:2023-03-21 03:25
摘要: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华60句)一,你所看到的是你的“心”想要你看到的,你的生活所呈现的也是你的头脑所延伸的行为的直接结果。所以,世界不在你自己的心之外。佛教徒有这样一个观点:生命的一切表象都是心的显现。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头脑产生什么样的...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华60句)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一,

你所看到的是你的“心”想要你看到的,你的生活所呈现的也是你的头脑所延伸的行为的直接结果。

所以,世界不在你自己的心之外。

佛教徒有这样一个观点:生命的一切表象都是心的显现。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头脑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存在什么样的结果。无论想法和结果相距多远,结果都是因缘产生的“果”。这就是所谓的因果理论。

所以生活中无意的事情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这个世界在你面前呈现什么样的状态,而是在这个现象出现之前,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这个观点也符合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一个智慧,就是关于善恶的一个观点。

人为什么要做好事?做好事不是帮助别人,而是帮助自己。

善良更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修行成正果。即使你行使的善良没有得到合理的结果,但有你的善良存在,你的世界就是一个善良温暖的世界。

对于“世上无意外”这个概念,王阳明有一个故事解释得恰到好处,就是“一朵无心的花”的故事。

这在传记中有记载: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去了南镇。他的朋友指着岩石中的一朵花问王阳明:“世上没有意料之外的事。这样的花树开落在山中,与我心何干?”

这位朋友的意思是:不是说人生没有意料之外的事吗?就像这岩石里的一朵花。它随着季节在这里盛开和凋零。跟我的心脏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此时答道:“你不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随你的心而死;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在一瞬间变得清晰,你知道这朵花不在你心里。”

刚才王力可阳明说了这句话,“这朵花的颜色在一瞬间变得清晰起来”。王阳明说的“明白”,并不是说你看到这朵花,这朵花就真的出现在世间了,而是这朵花本来就是“相死”的,也就是默默的存在于山中。

但是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清楚地知道花的颜色和状态。这时,花出现在你的心里。

此时你的心与这朵花相连。当你看到那朵花的时候,即使它看起来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这朵花已经存在于你的心里,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意义。

第二,

世界是一个客观问题。客观世界并不会随着个人的心智而改变,但个人心智的现有状态却能影响他眼中看到的世界。

而王阳明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生无心之事”的真相。

冯友兰先生曾说:“这一切痛苦,都源于一个人对事物本质的根本无知。宇宙万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都是虚幻的、暂时的,但无知的个体仍然渴望它们,并对它们痴迷。”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以及他在生活中呈现的状态和结果,都是他之前和当下的内心和行为的表现。

但是当一个人不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就像对于所有迷茫的众生一样,他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他会被表象束缚,会痛苦。

所以,当世界上大多数人不明白事物背后的因果,一味追求虚幻的表象时,就会有纠结。

比如,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背后的本质规律,一旦生活中出现不想面对的情况,就会把它归为灾难和逆境,会造成无限的痛苦。

再比如,当他看到能诱惑他欲望的东西时,他并不从背后的本质去追求他想要的东西,而只是把视野和思考聚焦在事物的表象上,而在欲望的驱使下,他会生出羡慕、嫉妒甚至愤怒,从而产生无限的痛苦。

人生的痛苦不是来自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是来自自己的无知。

有一句话很流行:“一个人不可能得到超出他认知的物质”,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有道理的。看不到因果的存在,就无法从问题的本质去规划人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来支撑自己,就无法呈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从表象回归事物的本质,回归自己的“内心”,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从根源出发,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用正确的方法得到一个想要的结果是合理的,无漏洞的,没有后患的。


本文地址:周公解梦频道 https://www.neebe.cn/jiemeng/934797.html,励北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周公解梦
小编:小易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翰林作诗句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翰林作诗句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翰林作诗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本文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教育意义,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 传习录翻译(解读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翻译(解读王阳明《传习录》)

    传记翻译(王阳明传记解读)(上接上期,上期内容见此历史文章)欢迎您的关注。王阳明在这里强调的是“真知”,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知”。比如冯小刚的电影《私人裁缝》中,冯小刚问葛优作为画外音,“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吗?”葛优无奈地回答:“是的...

  •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心外无物(王阳明心学精华60句)一,你所看到的是你的“心”想要你看到的,你的生活所呈现的也是你的头脑所延伸的行为的直接结果。所以,世界不在你自己的心之外。佛教徒有这样一个观点:生命的一切表象都是心的显现。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头脑产生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