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槟榔花开红似火,蝴蝶谷里绿如茵”的生动描绘,马偕将台湾特有的热带植被景观永恒定格。在《采茶词》中“春山采茶女儿忙,竹篓斜背过山梁”的记述,则真实反映了清代台湾茶叶栽培的盛况。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研究台湾开发史的重要文献。马偕特别关注平埔族生活,在《访大肚社》中留下“社众迎宾歌舞喧,蒲桃酒熟劝客尝”的珍贵记录,为原住民文化保存了历史剪影。
传教足迹遍布北台湾的马偕,在诗中常融入基督教思想与在地元素。如《圣诞即景》“寒夜明星照沧溟,牧童传报佳音来”,巧妙将伯利恒之星与台湾海滨夜景相融合。其诗作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月照龟山影如画,潮生沪尾声似雷”既写实又充满诗意,展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美感。
马偕诗句的独特价值在于双向记录:既为西方世界描绘了台湾形象,也为台湾文学注入新视野。在《离台感怀》“八载经营泪满襟,此身虽去心犹在”中,可见其对台湾的深厚情感。这些诗作现存百余首,散见于《台湾府城教会报》及马偕日记,成为研究台湾近代化历程的瑰宝。今日重读马偕诗句,仍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与人文关怀。
马偕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这位加拿大籍传教士以汉诗形式记录下十九世纪台湾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他在《台湾遥寄》中写道:“青山绿水绕城流,番社椰林映小舟”,短短十四字勾勒出淡水河畔的原始景致。马偕于1872年抵达台湾,在台传教期间创作了大量汉诗,这些诗作既体现西方传教士的观察视角,又展现其深厚的汉学修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