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锦带花诗句 花间锦绣的千年咏叹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10-09 01:41
摘要:锦带花诗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独特地位,从唐代白居易到宋代苏轼的咏花诗作,展现其...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锦带花》中留下千古名句:"妍姿化已久,但有香名存。"此诗以锦带花喻美人迟暮,道出岁月流转中不变的芳华。诗中"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的慨叹,既写花之命运,又暗合诗人宦海浮沉的切身感受。这种将植物特性与人生际遇相融合的创作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托物言志"传统的典型体现。宋代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亦曾借锦带花抒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虽未直言花名,但"锦带"意象已暗合其清雅脱俗的品格追求。

从植物学角度考据,锦带花(Weigela florida)属忍冬科落叶灌木,花期集中在四至六月。其花冠钟状,初开时呈粉白色,渐变为深红色,恰似锦绣缎带缠绕枝头,故得此雅称。这种色彩渐变特性在历代咏花诗中多有体现,如明代诗人王世贞《锦带花歌》所描摹的"千结故教纤手织,半匀犹带宿霞看",将朝露未晞时的花姿与织锦工艺巧妙比拟。

在文化象征层面,锦带花诗句常承载三重意蕴:其一喻美人,因其花色娇艳如少女酡颜,如五代词人孙光宪《浣溪沙》中"锦带垂香粉露晞"的描写;其二喻才情,取其"锦心绣口"之意象,如宋代杨万里"剪剪轻风阵阵香,锦带垂垂映画堂"的吟咏;其三喻时节,作为春末夏初的物候标志,元代萨都剌"锦带桥边柳色新,绿阴深处见游鳞"的诗句便是明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锦带花在禅诗中的独特表现。宋代高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某僧见锦带花悟道,吟出"色相本来空,花香亦是幻"的偈语。这种将花卉观赏升华为哲学思辨的创作路径,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格物致知"的思维特点。明清时期,随着园艺技术的发展,锦带花栽培日益普及,相关诗作更呈现出生活化趋势。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详细记述了锦带花的栽培要领,并附诗云:"移得仙根小院栽,锦绦终岁傍檐开。"

锦带花诗句 花间锦绣的千年咏叹-1

纵观锦带花诗句的演变脉络,可见其从最初的单纯咏物,逐渐发展为托物言志、即景抒情的重要文学载体。这些诗作不仅记录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更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当我们品读陆游"红锦裁袍覆锦茵,玉人微笑自生春"的佳句时,既能感受到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又能窥见那个时代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方式。

当代诗词创作中,锦带花仍是重要的灵感源泉。2021年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传统花卉诗词大赛"中,获奖作品《咏锦带花》写道:"不争桃李艳阳天,甘伴荼蘼晚景前。"既延续了古典诗词的比兴传统,又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这种跨越千年的文学传承,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生动体现。

从艺术表现手法分析,锦带花诗句最显著的特点是善用通感修辞。如清代纳兰性德"锦带香销小院空,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将视觉(锦带)、嗅觉(香销)、空间感(小院空)与时间感(不堪回首)熔于一炉,创造出立体化的审美意境。这种多维度的艺术表现,使锦带花不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而成为承载复杂情感的艺术符号。

锦带花诗句 花间锦绣的千年咏叹-2

在地方文化中,锦带花也留下深刻印记。成都锦江古称锦带江,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的千古绝唱,虽未明言锦带花,但江水与花名的意象关联,已构成地域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扬州个园的锦带花廊、苏州拙政园的锦带花径,这些现存的园林景观与历代题咏相映成趣,共同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当我们重读这些锦带花诗句,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更能透过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感悟中国古代文人对待生命、时光的哲学思考。这些浸润着千年智慧的文学遗产,至今仍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中静静流淌,等待着新时代的解读与传承。

锦带花诗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犹如一串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来便频频绽放在文人墨客的笔端。这种又名海仙花、文官花的植物,不仅以其红粉相间的娇艳色泽装点着春日庭院,更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象成为诗词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灵思源泉。据《全唐诗》统计,直接咏及锦带花的诗作达四十余首,若算上间接描写则逾百篇之数,可见其在文人雅士心中的特殊地位。

锦带花诗句 花间锦绣的千年咏叹-3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