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关于子规的诗句 子规啼血寄离愁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09-13 04:21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子规的诗句,解析杜鹃鸟意象如何寄托离愁、思乡与忠贞情感,从李白到文天祥,领略千年文人的深邃情怀与文化传承。...

关于子规的诗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子规,即杜鹃鸟,因其啼声凄厉,常被诗人用以寄托哀愁、离恨与思乡之情。从唐代李白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到宋代晏几道的"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子规意象穿越千年,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抹深沉的色彩。

子规的啼声往往与春末夏初的时节相联系,此时百花凋零,绿肥红瘦,正是文人感时伤怀之季。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写道:"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子规的啼叫恰如这春去的号角,催人泪下。其声"不如归去",更勾起游子思归之念,如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子规夜啼,月照枝头,离人无眠,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关于子规的诗句 子规啼血寄离愁-1

在众多关于子规的诗句中,李商隐的《锦瑟》可谓经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化杜鹃的传说,赋予子规以帝王之魂,其啼血哀鸣,象征至死不渝的执念与悲情。这种意象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得到延续,他在《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写道:"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杜鹃声切,如泣如诉,烘托出离别的惨淡氛围。

子规不仅寄托个人情感,还常与家国兴衰相连。文天祥在《金陵驿》中悲叹:"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以杜鹃啼血喻忠魂不灭,彰显民族气节。子规的意象也渗透到田园诗中,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虽未直写子规,但其描绘的初夏景象,常与子规啼声相伴,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

关于子规的诗句丰富而深邃,它们不仅捕捉了自然之声,更承载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离愁、思归、忠贞与无常。这些诗句如子规啼鸣,穿越时空,至今仍在读者心中回荡,提醒我们珍惜当下,莫负春光。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关于子规的诗句 子规啼血寄离愁

    关于子规的诗句 子规啼血寄离愁

    中国古典诗词中关于子规的诗句,解析杜鹃鸟意象如何寄托离愁、思乡与忠贞情感,从李白到文天祥,领略千年文人的深邃情怀与文化传承。...

  • 清溪诗句赏析与意境解读

    清溪诗句赏析与意境解读

    深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清溪意象,分析王维、李白等诗人的清溪诗句,其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帮助读者理解山水诗的审美价值与哲学思考。...

  • 家诗句 思乡怀古的文学密码

    家诗句 思乡怀古的文学密码

    家诗句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达思乡怀古情感的重要载体,从《诗经》到现代诗歌,这些凝结着家国情怀的诗句穿越时空,展现中国人对家乡的深切眷恋与文化认同。...

  • 蝼蚁诗句中的生命哲思与文学意象

    蝼蚁诗句中的生命哲思与文学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蝼蚁意象的深刻内涵,从杜甫到苏轼的文学传统,分析蝼蚁诗句如何体现生命哲学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揭示古代文人对微小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 南枝诗句赏析与意境解读

    南枝诗句赏析与意境解读

    南枝诗句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承载着思乡怀远、品格象征等丰富文化内涵。文章从历史演变、艺术特色等角度深入解读南枝意象,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鱼和花的诗句 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赏析

    鱼和花的诗句 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赏析

    中国古典诗词中鱼与花的意象运用,分析这些自然元素如何承载文人情感与哲学思考,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境与生命观照。...

  • 关于菏叶的诗句 菏叶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关于菏叶的诗句 菏叶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中国古典诗词中菏叶意象的演变历程与审美内涵,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分析菏叶在不同时期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现手法,解读这一经典意象的文化价值。...

  • 凄凄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悟

    凄凄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离愁别绪与人生感悟

    中国古诗词中凄凄的诗句,分析其与离愁别绪、人生感悟的深刻关联,涵盖从《诗经》到唐宋的经典作品,解读凄美意境与文化内涵。...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