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赞美秋葵的诗句 秋葵颂歌与诗意赏析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09-12 07:41
摘要:赏析历代赞美秋葵的经典诗句,解读秋葵在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与象征意义,咏物诗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绿玉簪头露未干,金盘托出晓风寒。这是古人赞美秋葵的经典诗句,将秋葵比作清晨带着露水的绿玉簪,在金盘中呈现出傲霜凌寒的姿态。秋葵作为一种兼具食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在诗词歌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咏叹。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秋葵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象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秋葵》中写道:"此花开后更无花,独立疏篱趣未涯。"诗人以秋葵晚开的特性,赞美其不与众芳争艳的孤高气质。宋代陆游更是多次在诗中提及秋葵,"秋葵煮粥香满屋"一句,既写出了秋葵的食用价值,更通过炊烟袅袅的意象,营造出田园生活的诗意画面。

从植物特性来看,秋葵确实值得这般赞美。其植株挺拔,叶片翠绿,花朵娇艳,果实棱角分明,整体形态极具观赏性。更难得的是,秋葵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湿"。这种实用与审美兼具的特质,正是古代文人最为推崇的品质。

历代诗人对秋葵的咏叹往往寄托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明代诗人李东阳的"秋葵花开金盏侧,不向东风怨晚开",以秋葵不怨东风来得晚的豁达,隐喻人生应有的从容态度。清人郑板桥的"最爱秋葵霜后色,犹带春风日边霞",则通过秋葵经霜后依然艳丽的特性,歌颂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

赞美秋葵的诗句 秋葵颂歌与诗意赏析-1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格物致知"的哲学传统。诗人通过对秋葵这一具体物象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最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品味这些赞美秋葵的诗句,不仅能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秋葵所象征的从容、坚韧、实用的品质,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或许我们可以在自家庭院种上几株秋葵,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也能时时品味古人诗句中的智慧与情怀。

赞美秋葵的诗句 秋葵颂歌与诗意赏析-2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春日宴诗句 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盛宴

    春日宴诗句 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盛宴

    春日宴诗句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题材,涵盖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的经典作品。这些诗句生动描绘古代春日宴饮场景,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蕴含对生命与时光的深刻思考,是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 威海诗句 碧海蓝天间的诗意画卷

    威海诗句 碧海蓝天间的诗意画卷

    威海诗句中的山海意境与人文情怀,从古诗词到现代创作,解读这座海滨城市独特的诗意魅力。涵盖刘公岛、成山头等著名景点的诗歌描写,展现威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

  • 客居他乡的诗句 游子情怀的千古绝唱

    客居他乡的诗句 游子情怀的千古绝唱

    中国古典诗词中客居他乡主题的经典作品,从王维、杜甫到苏轼、李白,解析游子思乡情怀的艺术表达与文化内涵,领略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与精神传承。...

  • 春节有关的诗句 古韵新春里的诗意情怀

    春节有关的诗句 古韵新春里的诗意情怀

    春节诗词的文化内涵,从王安石《元日》到苏轼《馈岁》,解读古诗词中的春节习俗与情感表达,感受传统节日在诗词中的艺术呈现与文化传承价值。...

  • 桃花诗句经典赏析与意境解读

    桃花诗句经典赏析与意境解读

    深入解读中国古诗词中的桃花意象,赏析崔护、李白、杜甫等名家经典桃花诗句,桃花在传统文化中的爱情象征与哲学内涵,领略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与文化传承。...

  • 带许字有好寓意的诗句 许君一世长安愿

    带许字有好寓意的诗句 许君一世长安愿

    带许字美好寓意诗句的文化内涵,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佳作,解析许字在古典文学中承载的承诺、期许与祝福,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永恒魅力。...

  • 夏季夜中听雨的诗句 15首经典诗词赏析

    夏季夜中听雨的诗句 15首经典诗词赏析

    赏析15首经典夏季夜雨诗词,包括李商隐、苏轼等诗人的听雨名句。解读古诗词中雨声的意境与情感表达,夏夜听雨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感受传统诗词的永恒魅力。...

  • 描写昆仑山的诗句 昆仑仙境诗词赏析

    描写昆仑山的诗句 昆仑仙境诗词赏析

    深入解析历代描写昆仑山的经典诗句,从李白到苏轼的昆仑意象运用,昆仑山在中华诗词中的文化象征与艺术表现,展现这座神山在文学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