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康字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健康智慧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09-12 06:01
摘要:古诗词中蕴含的健康智慧,从陆游、苏轼等诗人的名句解读中国传统养生哲学,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诗词表达对身心健康的追求与实践。...

"康时每计道,养寿复何忧"——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下的名句。短短十个字,却道出了中国人对健康长寿的永恒追求。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康"字承载着古人最朴素而真挚的愿望,它不仅是身体的强健,更是心灵的安宁与生活的圆满。

从《诗经》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康"字始终贯穿于中国文人的笔端。它既是个人生命的理想状态,也是家国天下的终极愿景。在战乱频仍的古代,能够"康宁"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福分。

康字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健康智慧-1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自觉二首》中写道:"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这位活了七十五岁的诗人,用自己的人生实践着"康"的智慧。他深知身心健康的关键不在于逃避衰老,而在于保持豁达的心态。这种"不畏不忧"的养生哲学,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宋代文豪苏轼更是将"康"的境界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中,他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使身处贬谪之境,苏轼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这种精神上的"康健",往往比肉体的强健更为珍贵。

康字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健康智慧-2

古人对于"康"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它不仅是"五福"之首(《尚书·洪范》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更是人生圆满的基础。明代医学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这里的"养内",指的就是调理身心,达到真正的康宁状态。

在诗词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古人对健康生活的具体描述。陆游在《食粥》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他将简单的食粥与长寿联系起来,体现了一种朴素而实用的健康观念。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提倡清淡饮食的养生之道。

除了饮食,古人也重视运动养生。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就是最早的健身操之一。唐代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漫步山林的闲适,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身心锻炼。

康字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健康智慧-3

更重要的是,古人将"康"与德行修养紧密结合。《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保持身心健康是践行天道的基础。孔子更是直言:"知者乐,仁者寿",将仁德视为长寿的必要条件。这种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当我们重读这些蕴含着"康"字的诗句时,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生命智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诗句提醒我们:真正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谐统一,是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更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恬淡自适的生活状态,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康宁"的最高境界。在今天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从这些古典诗句中汲取智慧,寻找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