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保存至今的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入小学课本,王二小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本名颜,河北平山县南古龙沟人。这位抗日英雄牺牲时只有13岁。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与作曲家抢夫,以颜为原型,共同创作了歌曲《唱两个小牛仔》。这首儿歌传遍了全国,王二小的名字也家喻户晓。
一条悄悄删除的短信
《健美先生》是夏衍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报告文学。这篇文章反映了上海东洋纱厂一群农村姑娘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债役工制度对工人的残酷迫害。细细的“柴璐棍”,残暴的“纳摩文”,以及“东洋工厂的每一根纺锤都有中国奴隶的幽灵”的指责,让人印象深刻。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教材中,这篇文章已经被悄悄删除了。
新选择的文本
《难忘的一课》近年来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抗战胜利后,这篇文章描述了台湾高雄附近一所乡村小学里感人的一幕,老师们满怀深情地教学生学习中文,类似于法国作家公子哥儿的名著《最后一课》。台湾光复后,日本殖民统治结束,文化枷锁被打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表达了台湾省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一个有争议的文本
2005年,“为了与时俱进”,琅琊山五壮士被上海语文课本删除。此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上调查显示,95%的网友反对删除,认为“红色经典应该教育后代”。此后,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丢,新形势下要加强。《琅琊山五壮士》一文至今仍在全国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来源: *** 报)
本文地址:百科常识频道 https://www.neebe.cn/changshi/946416.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