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励北网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诗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

来源:小易整编  作者:小易  发布时间:2023-03-14 10:42
摘要:《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从军行》共七首,此篇其四。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

《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诗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称,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从军行》共七首,此篇其四。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后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描写得十分突出,而“不破楼兰终不还”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着力刻划了“家”的形象,同时只写了一笔的“乡里人”的形象也很鲜明。

饱经风霜、苍老惶切的老人,无须顾忌、直言不讳的乡亲,衰草古柏荒坟的家园,共同构成了一幅真实动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的画面,典型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早已支离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这样一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它揭示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这也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最强音,有着时代的特色。

《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作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

《从军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

《送魏大从军》

唐代: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

诗作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了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思想情操。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从军行》

唐代: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只闻笛声,不见行人,要把红旗一直插上风雪弥漫的天山头顶。小诗不仅气势雄壮,而且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

宋代:张玉娘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

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本诗描写了三十岁便远离故土来到荒凉边疆的戍边将士艰苦危险的守边生活,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们矢志守边、卫国报国、英勇杀敌的牺牲精神。

《木兰诗》(节选)

南北朝: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诗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其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本文地址:百科常识频道 https://www.neebe.cn/changshi/925214.html,易企推百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百科常识
小编:小易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贺知章名句赏析,诗人风采展示(品味优美诗歌)

    贺知章名句赏析,诗人风采展示(品味优美诗歌)

    贺知章名句赏析,诗人风采展示(品味优美诗歌)贺知章,唐代诗人,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之一。他的诗歌生动有力,意境深远,语言通俗易懂,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让人感慨万千,不得不赞叹其诗才与风采。其中,著名的“海内存知己,天...

  • 西门与佩罗(西门与佩罗油画赏析)

    西门与佩罗(西门与佩罗油画赏析)

    西门与佩罗油画内容的出处“西门与佩罗”(CimonenPero),又称为“罗马善举”(RomanCharity或CaritàRomana),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一本叫《古罗马人可纪念的善举之书》中,由古罗马历史学...

  • 秦俑魂(秦俑魂舞蹈赏析)

    秦俑魂(秦俑魂舞蹈赏析)

    孙鸿作者简介要简短。孙鸿,女,汉族。1964年出生于西藏林芝。安康学院中文系教师,教授职称,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系中国散曲研究会会...

  • 卧春原文(古诗卧春的搞笑版)

    卧春原文(古诗卧春的搞笑版)

    卧春原创(古诗词卧春搞笑版)黑梅花(本人没文化),我讨厌躺在树枝上(我智商很低),远闻如水(问我是谁),益达·春绿(一只大毛驴),绿岸(我是驴),岸是绿的(我是驴),绿如岸边(我是个蠢驴)!谢文东的青年有自己的少年狂,举世无双,傲气十足。...

  •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王昌龄两首经典诗歌赏析合集)

    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王昌龄两首经典诗歌赏析合集)

    石和韩世冠的全诗(王昌龄两首经典诗赏析集)轮廓王昌龄,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人的天子”、“七大宗师”。早年穷困潦倒,受困于农耕。豪放,不拘小节,经常冒犯别人。二十九岁中进士纪,授省校书郎秘书。三十九岁被判有罪,发配岭...

  • 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100句思乡诗词)

    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100句思乡诗词)

    四友友资源网上描写乡愁的古诗词(100首乡愁诗)1。家里的月光是多么明亮啊!他知道今晚的露珠将是霜。——杜甫《月夜忆吾兄》2。年轻离开家,乡音不会变,头发也会掉色。——何张之《还乡诗二首之一》3。看到洛阳城的秋风,想找个作家写书。-张继的...

  • 最后的晚餐赏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解读)

    最后的晚餐赏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作品解读)

    《最后的晚餐》赏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经典读本》)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湿壁画长469cm,宽880cm。它收藏在米兰的圣玛丽亚修道院。《最后的晚餐》是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餐厅所画的壁画。它基于圣经中最重要的故事,在列奥纳多·达·芬...

  • 关于莲花的唯美诗词(十首莲花古诗)

    关于莲花的唯美诗词(十首莲花古诗)

    关于荷花的美丽诗篇(十首古荷花诗)“荷叶生来厌恶春天的生活,枯萎时厌恶秋天的生活。明知爱天长地久,却为望江头的河水声感到惋惜。"唐代李商隐《深秋独游曲江》荷花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早于人类的起源,也就是说,之一朵莲花是唯一的人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