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11-04 09:42
摘要:赏析翁卷《乡村四月》描绘的宋代江南农耕图景,解析诗中蚕桑与插田的农事安排,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与劳动哲学,展现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美学。...

翁卷《乡村四月》中“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句,如同一幅水墨长卷,徐徐展开宋代江南农耕生活的生动图景。这首七言绝句以凝练笔触勾勒出农历四月乡村的繁忙景象,闲人少”三字更是精准捕捉了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劳动哲学。

在春深似海的江南水乡,农历四月正值农事最繁重的季节。诗人翁卷以“绿遍山原”描绘出漫山遍野的蓬勃生机,用“白满川”点出水光潋滟的稻田景致,而“雨如烟”的朦胧细雨,恰是江南特有的湿润气候写照。此时子规啼鸣声中,村民们刚刚结束蚕桑劳作,又立即投入水稻插秧的农事周期,这种紧密衔接的生产节奏,深刻反映了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宋代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巅峰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江南地区已普遍实行稻麦复种制,每年可收获两季作物。诗中“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描写,正是这种高效农业模式的真实写照。蚕桑业作为古代重要的经济产业,在清明节后完成养蚕、采茧、缫丝等工序,恰与水稻插秧时节完美衔接,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

这种农事安排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智慧。蚕桑生产在春季进行,利用桑树新发的嫩叶喂养春蚕,而水稻插秧则需等待气温稳定、雨水充沛的谷雨时节。古代农民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将不同农事活动科学安排在最佳时令,既保障了作物生长需求,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南宋《陈旉农书》特别强调“顺天之时,因地之宜”,这种理念在翁卷的诗句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1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审视,“乡村四月闲人少”折射出宋代乡村劳动力的高效配置。根据《梦溪笔谈》记载,江南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在农忙时节需要全员参与生产活动。男子负责田间重体力劳动,妇女则从事蚕桑、纺织等手工业,形成“男耕女织”的协作模式。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促进了家庭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值得深思的是,诗中描绘的劳作场景并非单纯的辛劳写照,而是蕴含着农耕文明特有的生活美学。在细雨蒙蒙中插秧的农人,在桑树林间采叶的村妇,他们的劳动节奏与自然节律和谐共振。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也与儒家“勤则不匮”的伦理观念相契合。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2

与现代机械化农业相比,传统农耕虽然效率较低,但却保持着与自然更深层的连接。翁卷笔下“雨如烟”的插秧场景,实际上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水稻田作为人工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功能。而桑树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既能保持水土,又能为蚕提供食料,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3

这首田园诗还隐含着宋代文人的乡土情怀。翁卷作为“永嘉四灵”之一,其诗作常以白描手法展现乡村生活本真。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南宋,士人阶层通过此类诗作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文化现象既是对农耕文明的礼赞,也是对快节奏都市生活的精神调剂。

当我们重读这首八百年前的田园诗,依然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生命律动。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翁卷描绘的农耕图景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些在春雨中弯腰插秧的身影,那些在桑园里忙碌的双手,承载的不仅是物质生产的重任,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翁卷《乡村四月》描绘的宋代江南农耕图景,解析诗中蚕桑与插田的农事安排,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与劳动哲学,展现农耕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美学。...

  •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笔下的农耕美学与生命哲思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笔下的农耕美学与生命哲思

    深度解析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其中蕴含的农耕智慧与生命哲学。通过四季农事活动的诗意描写,展现宋代田园生活的真实图景,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揭示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主题。...

  • 喇叭花的诗句 清晨绽放的紫色诗行

    喇叭花的诗句 清晨绽放的紫色诗行

    喇叭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从白居易到杨万里的经典诗作赏析,了解牵牛花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感受寻常花草中蕴含的诗意美学与人生哲理。...

  • 莱的诗句赏析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隐逸情怀

    莱的诗句赏析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隐逸情怀

    深度解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莱意象,归园田居中的隐逸思想。通过分析种豆南山下等经典诗句,展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人生哲思,帮助读者理解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 布谷诗句赏析 田园诗中的自然意象与情感寄托

    布谷诗句赏析 田园诗中的自然意象与情感寄托

    布谷鸟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其鸣叫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布谷意象既反映农耕文化,又寄托诗人情感。文章深入解析布谷诗句的演变历程、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展现传统自然意象的永恒魅力。...

  • 带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带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赏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等带篱的诗句,其田园意象和隐逸精神,分析古代文人对自然与自由的追求,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田园古诗句赏析 品味田园诗中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田园古诗句赏析 品味田园诗中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深度解析中国古典田园诗句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赏析陶渊明、王维等诗人的经典作品,田园诗中蕴含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领略传统诗词的永恒魅力。...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