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10-06 01:22
摘要:探寻历代文人墨客咏颂南通的经典诗篇,从唐代骆宾王到近代张謇,解析诗词中蕴含的江海文化特色,展现狼山、濠河等景观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梳理南通千年文脉的诗意传承。...

关于南通的诗句,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散落的明珠,映照出这座江海之城的千年风华。南通北倚长江,东临黄海,江海交汇的独特地理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文脉。从范仲淹修筑范公堤的壮举,到张謇兴办实业的宏图,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动人诗篇,将狼山的钟声、濠河的月色、长江的涛声化作永恒的文字。

唐代诗人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其《晚泊江镇》中"舟浮潇湘渚,雁度洞庭天"的意境,与南通江海相连的景致遥相呼应。宋代文豪王安石在《狼山观海》中写道:"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将长江入海的磅礴气势刻画得淋漓尽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南通时,在《江源考》中留下"大江如练,紫琅如黛"的传神之笔,紫琅正是狼山的古称。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1

清代诗人郑板桥与南通渊源尤深,其《题狼山》诗云:"江海第一山,登临豁心颜",至今仍镌刻在狼山峭壁之上。近代状元张謇创办师范学校时所作《通海新报发刊词》中,"欲强中国,必先兴教育"的豪言,更将实业救国的理想融入诗章。当代诗人卞之琳在《南通》一诗中,用"江风海雨酿成的城"这般意象,精准捕捉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2

南通五山临江的独特地貌,成为历代诗人灵感的源泉。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这五座秀峰,在明代诗人李渔笔下化作"五山如指翠相连"。濠河环绕古城的景致,则让清代诗人袁枚发出"濠河夜月胜秦淮"的赞叹。更不必说长江入海处的壮阔,引得宋代诗人梅尧臣写下"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的佳句。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3

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南通的自然风光,更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范仲淹《江上渔者》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描写,再现了古代南通渔民的生活图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千古绝唱,虽非专写南通,但其经长江口渡海南下的经历,与南通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近代以来,南通的诗词创作更添时代特色。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时所作《厂务竹枝词》,将现代工业文明融入传统诗体。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的《南通方言考》中,收录了大量融合地方特色的竹枝词。当代诗人沙白在《南通剪影》组诗中,用"长江在这里入海,历史在这里转弯"这样凝练的诗句,道出了南通承前启后的城市品格。

如今在南通博物苑、伶工学社等历史建筑中,仍可寻见这些诗作的石刻碑铭。狼山广教寺的楹联、濠河畔的碑廊、钟楼前的诗墙,都成为诗词文化与城市空间完美融合的见证。每年举办的"江海诗会",更让关于南通的诗句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创新。

这些凝聚着千年智慧的诗句,不仅是南通的文化瑰宝,更是理解这座江海之城精神内核的钥匙。从江海联运的繁忙景象,到创新之都的现代气象,南通的发展轨迹与诗词中蕴含的开拓精神一脉相承。当我们吟咏"长江尾,海之头,五山峙,一城秀"这样的诗句时,仿佛能听见历史与现实的深情对话,看见一座城市在诗意中永续传承的动人画卷。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

    关于南通的诗句 江海明珠入韵来的诗意寻踪

    探寻历代文人墨客咏颂南通的经典诗篇,从唐代骆宾王到近代张謇,解析诗词中蕴含的江海文化特色,展现狼山、濠河等景观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梳理南通千年文脉的诗意传承。...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