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有关赞美兔的诗句 玉兔呈祥入诗来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10-04 05:41
摘要:中国古诗词中玉兔意象的源流演变,从《诗经》到唐宋咏兔名篇,解析月兔文化在诗词中的艺术表现与象征意义,展现传统兔意象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李白《古朗月行》中这抹灵动身影,恰如月光洒落的碎银,在华夏诗卷中跳跃了千年。兔影入诗,始于《诗经》"有兔爰爰"的逍遥之态,成于唐宋诗词的琳琅满目。当玉兔携着月宫清辉跃入墨香,便化作诗人笔端永不枯竭的灵感泉眼。

在《淮南子》"月中有桂树"的古老传说里,白兔最早与明月结缘。至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终将玉兔形象镌刻进民族记忆。唐代诗人王建《宫词》"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以工笔细描,令原野间机敏生灵跃然纸上。而白居易《劝酒》"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更将兔影与金乌并置,暗合阴阳相生之道。

宋人笔下,兔意象愈发丰盈。梅尧臣《兔》"迷踪在尘土,衣褐恋蓬蒿"写尽山野逸趣,欧阳修《白兔》"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则延续月宫想象。最妙当属陆游《赠湖上父老》"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华。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白兔看守的炼丹炉里,沸腾着古人长生久视的梦想。

元代《辍耕录》载"至正庚子,永嘉战场见白兔",将士视作祥瑞;明代王世贞《白兔赞》称其"目含金精,唇缀丹砂",赋予道教仙兽的华彩。至清乾隆御制《霜兔》诗"应知捣药广寒宫,天上人间略相同",更将玉兔升华为天人感应的灵媒。

有关赞美兔的诗句 玉兔呈祥入诗来-1

这些诗篇中的玉兔,既是《礼记》"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的典礼仪仗,又是《战国策》"狡兔三窟"的智慧化身。在敦煌壁画《三兔共耳》藻井图中,三只追逐的玉兔构成永动循环,暗合佛家因果轮回之理。而中秋祭月时陈列的"兔儿爷"泥塑,则将诗中美意化作触手可及的烟火人间。

从李商隐"月中霜里斗婵娟"的清冷,到范成大"绿阴黄鸟半山园"的闲适,咏兔诗篇始终游走在仙境与尘世之间。当我们在李贺"老兔寒蟾泣天色"中听见月窟幽咽,在唐寅"白兔如晓霜"里看见原野晨曦,便懂得这雪绒般的小兽何以承载千年诗心——它既是从《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里跳出的北朝精灵,也是苏东坡"定知玉兔十分圆"中寄托的团圆企盼。

有关赞美兔的诗句 玉兔呈祥入诗来-2

如今重读这些泛黄诗卷,犹见玉兔携着桂子清香,从嫦娥袖间跃入今宵月色。那些被诗句浸润千年的兔影,早已化作文化基因里最温润的印记,在每个月圆之夜,轻轻叩响我们血脉中沉睡的诗情。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有关赞美兔的诗句 玉兔呈祥入诗来

    有关赞美兔的诗句 玉兔呈祥入诗来

    中国古诗词中玉兔意象的源流演变,从《诗经》到唐宋咏兔名篇,解析月兔文化在诗词中的艺术表现与象征意义,展现传统兔意象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