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兰的诗句有哪些?自古以来,兰花以其清雅高洁的形象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成为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带"兰"字的诗句俯拾皆是,这些诗句或咏兰之幽香,或赞兰之品格,或借兰抒怀,形成了独特的兰花文化。以下是精选的30句经典带兰诗句,让我们一同品味其中的意境与情怀。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诗,将秋兰作为佩饰,象征高洁的品格。"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同样出自《离骚》,描写了诗人手执幽兰、徘徊等待的情景。
孔子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这句话虽非诗句,却深刻影响了后世咏兰诗的创作。陶渊明"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的诗句,以兰喻己,表达超然物外的心境。
李白在《赠友人三首》中写道:"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赋予兰花闲适淡泊的品格。他的"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更是将兰与松并提,赞美坚贞不屈的精神。
杜甫"兰枯艾亦荣,沉醉白日晚"的诗句,通过兰艾对比,抒发对时局的感慨。王维"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则借兰桡(兰木做的船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白居易的"兰省花时锦帐下"描写了兰省(秘书省)的景致,而"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则通过对比突出兰蕙的清香。
李商隐的"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双珰丁丁联尺素,内记湘川相识处。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虽未直接写兰,但"馨香"二字常与兰关联,营造出幽怨意境。
苏轼"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将春兰比作含羞的美人,而"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则暗含兰的意象。
陆游"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以兰露喻泪,抒发哀怨之情。他的"兰亭路上换春衣,梅市桥边送夕晖"则记录了兰亭的春日景象。
唐寅"兰舟桂楫泛中流,明月清风好自由"描绘了泛舟兰江的闲适,而"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则通过四季对比突出兰的生机。
郑板桥"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直接赞美兰的坚贞品格。他的"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虽写竹,但"清瘦"亦可形容兰之清雅。
纳兰性德"兰襟亲结处,忽觉泪痕多"抒发离愁别绪,而"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则通过兰膏(以兰炼制的头油)描写女子仪容。
近代诗人秋瑾"兰佩蓉裳入画图,云鬟玉貌世间无"以兰佩赞美女子的高洁,而"兰摧玉折剑光寒,谁识英雄是女郎"则用"兰摧玉折"喻志士的牺牲。
这些带兰的诗句,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文人墨客的情感与理想。兰之清幽、高洁、坚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重要象征。通过赏析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领略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更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