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以逸待勞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注音一ˇ 一ˋ ㄉㄞˋ ㄌㄠˊ
近义 养精蓄锐 以逸制劳
反义 疲于奔命
浏览0次
指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
例 在战争策略上,我军采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通过构筑坚固的防线,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养精蓄锐,等待敌军长途跋涉、疲劳不堪后再进行反击,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英wait at one's ease for the fatigued enemy;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原作“以佚待劳”。
引《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飢,此治力者也。”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斯取胜。”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