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名词解释)

来源:小易整编  作者:小易  发布时间:2023-03-18 11:23
摘要: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名词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小站,我们一起开始吧!什么是奥肯定律?(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Okun)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数量相...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名词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小站,我们一起开始吧!

什么是奥肯定律?

(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数量相关性。

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名词解释)

(2)规律的内容:相对于潜在GDP,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达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换句话说,与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相比,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

(3)如果用Y表示实际GDP,y*表示潜在GDP,U表示实际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那么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y-y*)÷y*=-2×(u-u*)

(4)政策含义: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 应该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减少失业的主要途径。

肯定性原则

奥肯定律用于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相当稳定的关系。该定律认为,产出缺口每增加2%,失业率就会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关系不是很严格。只是说明产出每增长1%,就业人数就会上升不到1%。

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工人加班加点实现的,而不是就业人数的增加;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的数量,从而使就业低于产出的百分比增长。

奥肯定律的推导过程

肯定性定律刚提出的时候,美国的数据显示系数是3。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的数据显示,该系数已经演变为2。宏观模型中的系数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与理论本身无关。

这两个公式如下:

(1)(潜在GDP-实际GDP)/潜在GDP = 2 *(实际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2)实际GDP增长率-潜在GDP增长率=-2 *实际失业率变化

公式(2)的表述与教材略有不同,为了与公式(1)的比较更清晰,做了移动。

根据奥肯定律,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比如美国在1979年到1982年经济停滞期间,GDP没有增长,但潜在GDP每年增长3%,三年合计增长9%。根据奥肯定律,如果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将上升4.5%。鉴于1979年的失业率是5.8%,1982年的失业率应该是10.3% (5.8%+4.5%)。根据官方统计,1982年的实际失业率为9.7%。这与预测的10.3%的失业率相当接近。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了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和潜在GDP增长一样快。如果要降低失业率,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奥肯定律的含义

肯定奥肯定律:失业率百分比变化=-1/2×(GDP百分比变化-3%)。根据这个公式,当实际GDP平均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当经济扩张快于3%时。失业率的下降相当于经济增长率的一半。例如,如果下一年GDP增长5%(比正常水平高2%),奥康瑙尔预计失业率将下降1%。当国内生产总值减少或增加不到3%时。失业率上升。例如,如果明年GDP下降1%,奥康瑙尔预计失业率将上升2%。这个原理绝对是以经济学家A·奥肯命名的。肯最早研究了美国经济中实际GDP波动与失业波动的关系。肯并没有宣传他的定律是经济理论的基本真理。这个规律只是对美国实际GDP和失业数据的简单描述。经济学家在观察其他国家的数据时,发现奥地利定理中的数字略有不同。然而,在所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肯定定律和菲利普斯定律的区别

奥肯定律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定律提出,用于近似描述失业率与实际GDP的交替关系。主要描述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就比潜在GDP低2%。例如,如果失业率为8%,比自然失业率高2%,那么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比潜在GDP低4%。

菲利普斯定律是在预期通胀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奥肯定律指出

1.奥肯定律描述的是GDP的一个变化和失业率的一个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

2.这个规律是计算出来的。如果产出缺口增加2%,失业率就会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关系不是很严格。

3.只是产出增加1%的时候,就业的增加还是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工人加班加点实现的。

4.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也可以说社会上第二职业的数量增加了,那么就业就会小于产出增加的百分比。

如何解决菲利普斯曲线滞胀

菲利普斯曲线的“新用途”。恶化情况1: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对应通胀率较高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对应的是更高的失业率。

劣化2:曲线形状垂直于横轴,取值为自然失业率;表明失业率不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处于自然失业率。

崇拜三:向右上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显示“滞胀”出现,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

滞胀是因为供给曲线左移,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只能反映同一供给曲线上失业和通胀的权衡,不能跨越。菲利普斯曲线显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

利用奥肯定律,可以得到产出与通胀同向的变化关系,即经济增长越快,通胀率越高。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名词解释)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本文地址:周公解梦频道 https://www.neebe.cn/jiemeng/931337.html,励北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周公解梦
小编:小易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什么是文字狱(名词解释文字狱)

    什么是文字狱(名词解释文字狱)

    什么是文学监狱(名词解释文学监狱)?乾隆1757年7月,退休的河南前使臣彭家平被乾隆皇帝以搜集明前史书的罪名处死。清代文字狱盛行,因文字或因收藏禁书而获罪,很正常。彭家平案也是清朝的文字狱之一。看起来没什么稀奇的,但问题没那么简单。彭家平...

  • 长尾定律(长尾理论新解)

    长尾定律(长尾理论新解)

    长尾定律(长尾理论的新解)桌子上有一个西瓜和一个苹果。在房间里的50个人之间分配(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最终48人选择了西瓜,2人选择了苹果。接下来我知道的是,如何分配西瓜成了一件相当头疼的事情——太多人无法平均分配,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

  • 吸引定律(心理学法则有哪些)

    吸引定律(心理学法则有哪些)

    吸引力法则(什么是心理法则)有一个人,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似乎能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还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人。小时候,他希望成为一群玩伴的中心。事实上,他从小就是所有孩子的核心。高中的时候,他喜欢上了隔壁班一个爱笑的女生。每一个忙碌的...

  •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名词解释)

    数值孔径(数值孔径名词解释)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数值孔径(数值孔径名词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小站,我们一起开始吧!数值孔径的定义数值孔径数值孔径(NA)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测量系统可以收集的光的角度范围。数值孔径的精确定义在不同领域略有...

  •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名词解释)

    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名词解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术语解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看一看。“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够戏剧性地达到预期...

  • 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名词解释)

    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名词解释)

    现在,除了英国和美国,少数国家的银行采用直接报价。中国也采用直接引用法。直接计价法是指以某一单位的外币为基础,计算出可以兑换多少单位的外币。例如,1998年10月9日,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对1.7047美元,这是直接定价法...

  •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力学三定律)据说,直到今天,历史上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引诱了夏娃,据说一条狡猾的蛇吸引了夏娃吃苹果。从此,人们知道了羞耻和善恶的概念,使人类走出野蛮,开始了文明;一个唤醒了牛顿,导致了万有引力;乔布斯发明的一款苹果手...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年轻的艾萨克·牛顿正坐在他的花园里,这时一个苹果落到了他的头上。他突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想法。他把落下的苹果比作落下的玉轮。后来,牛顿意识到,如果月球没有朝着地球坠落,它将沿着直线运动,最终它将分离其围绕地球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