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大闹天宫经典动画手稿(大闹天宫豆瓣9.3)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3-03-15 11:08
摘要:1961-1964年万籁鸣导演创作的《大闹天宫》,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奠定了孙悟空的经典形象:红桃心脸绿眉毛、黄衣红裤虎皮裙。而大白脸加一颗小黑痣的玉帝,红鼻头、大胖脸的矮土地公,如年画胖娃娃一般的哪吒三太子,个个都是荧幕经典,让人过目不忘...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大闹天宫经典动画手稿(大闹天宫豆瓣9.3)

说起《大闹天宫》,那是中国动画永远绕不开的名字。

1961-1964年万籁鸣导演创作的《大闹天宫》,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奠定了孙悟空的经典形象:红桃心脸绿眉毛、黄衣红裤虎皮裙。

而大白脸加一颗小黑痣的玉帝,红鼻头、大胖脸的矮土地公,如年画胖娃娃一般的哪吒三太子,个个都是荧幕经典,让人过目不忘。

影片在当时一经问世,便引发了世界级轰动,先后荣获多项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最光辉璀璨、最伟大的一部动画片。

到今天,将近60年过去了,它依旧是穿越所有中国人童年时空的经典。

可以说如果在影院放映,它是唯一一部能让6岁到60岁的观众齐声欢笑、掌声雷鸣的动画作品。

它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审美,满足了观众们对中国民族风格的电影想象,是所谓“中国学派”中的代表之作。

在之后的《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等等,这个IP“不厌其烦”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奇迹。

特别是2017年《西游记之女儿国》、《悟空传》等几部西游题材影片的接连上映,也说明了这一题材的市场热度,可谓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IP。

但夫人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所有的孙悟空形象和西游IP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有《大闹天宫》的影子。

这个腰间束着虎皮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猴王正是从万籁鸣导演这里,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孙悟空形象。

01

作为我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万籁鸣在1941年就和他的兄弟们创作出了以西游为基础的《铁扇公主》。

电影取材自《三借芭蕉扇》,情节完整且波折不断、高潮迭起,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好辨认,小细节趣味层出不穷,特别是猪八戒摘下耳朵扇风的设计,让人不禁大喊一声“妙啊”!

电影既吸纳了中国传统戏曲和美术的特点,用中国泼墨画的形式来表现风景、人物,让电影充满了层次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又吸收了美国迪士尼的风格,比如孙悟空的设定有点像早期的米老鼠,牛魔王的脸部刻画也和迪士尼1931年出品的动画短片《中国瓷盘》里的中国人相似。

这种中西的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奇妙的错位感,《铁扇公主》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道分水岭,开始被国际熟知。

除此之外,它的成功,甚至影响了至今被中国人顶礼膜拜的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成为其创作《铁臂阿童木》的初心。

所以在多年后访问中国时,手冢治虫特意拜访万籁鸣,还会激动的说:“我就是看了你的《铁扇公主》才走上动画道路的!”

时隔20多年后,万籁鸣再次创作西游题材电影《大闹天宫》。

一方面,面临着技术上的问题:60年代的中国,全手工制作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而这部110多分钟的电影制作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文稿创作并不容易,“经典作品敢不敢碰、敢不敢改”成为了一大难题。

因为《大闹天宫》选取的是原著的前七回,孙悟空一会儿下海闹龙王,一会儿上天庭大闹玉帝,里面还夹杂着拜师菩提学艺等众多情节。

故事情节杂乱,主线也很松散。若直接照搬成动画片,矛盾就不够突出,故事节奏也会缺乏戏剧性。

要改编成动画,其实没那么简单。

直到最后,万籁鸣才为改编定下了基调:将矛盾集中表现在以孙悟空为首的被统治者与以玉帝为首的统治者之间。

保留与这条故事主线相关的情节,删去无关部分。

于是,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下,孙悟空的勇敢机智、顽强不屈的性格才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02

《大闹天宫》前后历时4年,总长11万英尺,如果说《千与千寻》2万张原稿已堪称经典,那《大闹天宫》足足7万张的原画数量实属令人惊叹。

高品质使得它在60年代就荣获了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之后又陆续拿下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奖、厄瓜多尔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等等。

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它依然排在豆瓣前250里,好于99%的动画片,好于99%的奇幻片。

有句话叫“出道即巅峰”,夫人想用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了。

也有人不禁要问,《大闹天宫》到底特别在哪里?为什么总有人说它至今都是一部无法逾越的经典?

答案其实是在于它那近乎完美的中西合璧。

正如法国《世界报》的评论:“《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造型艺术又是美国迪士尼作品所做不到的,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一味的模仿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如何和本民族的主流精神文化融合。

60年代,红色是革命与斗争的色彩。

而孙悟空的造型就以红、黄为主色调,搭配绿围巾,显得神采奕奕,既符合时代特性又具备民族风格,因此普通观众从心理上也更易于接受和认同。

同时,万籁鸣塑造的孙悟空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最可爱顽劣的、最勇敢无畏的、最让底层群众钦佩的。

无论是大闯龙宫、勇夺金箍棒,还是智斗二郎神、打翻太上老君炼丹炉,每一个举动都震撼人心。

而万籁鸣也用最华丽的笔墨一改结局,让孙悟空反叛成功,留在了花果山,热烈赞颂了他的叛逆性、反抗性和斗争性。

在片头孙悟空第一次见玉帝的整场戏中,孙悟空从未和玉帝同框,暗示着两者阶级的不同。

玉帝的第一次露面采取了仰拍的镜头,显得其高大而神秘,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玉帝作为统治者的威严感。

而片尾全片首次让孙悟空和玉皇大帝同框时,反而变成了孙悟空在前景中显得高大伟岸,而玉皇大帝却只能从孙悟空的胯下才能看到。

一前一后形成了强烈反差,人民力量的强大和统治者虚张声势的面目,也被真正呈现在观众面前。

被统治者在统治者的打压下反抗成功,实现了自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鼓舞人心的时代精神呢?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处境,孙悟空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和生命力为追求自由而勇敢前进,其实也在教导着底层人民要拥有追求自由、勇敢反抗的精神。

03

但《大闹天宫》的民族风格绝不止此,还体现在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极致展现。

《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是张光宇先生,他除了美术造诣很深,在戏剧、电影和动画领域都有丰富经验。

最重要的是,他对古典文学深刻的理解和传统艺术精髓的洞悟,因此他的设计中总有着浓厚古典文化的韵味。

他在造型、设景等方面借鉴了古代敦煌壁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味。

电影中的神仙造型,多取自佛像并根据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比如玉帝,主要参考年画中的财神、天神、灶王等形象。

肥头大耳、白面华服,富态的双下巴、精致修长的手指,再加上低垂的眉眼,慵懒的姿态,尽显养尊处优之态;但圆圆的红脸蛋和两撇胡子则显示出其刁滑、伪善的性格。

比如哪吒参考年画娃娃,一改《哪吒闹海》中的英勇,反而变成了仗势欺人、刁蛮无理的统治阶级的爪牙。

白白胖胖、圆润粉嫩,六七岁的小孩模样,却配了一双三角眼和竖眉毛,目露凶光,再加上红肚兜、风火轮、火尖枪,活脱脱一个暴戾、狂妄的小无赖。

七仙女则取材自敦煌壁画,电影精细到每个人的发髻都不一样,仙女们一举一动都尽显优雅,别有一番“行如扶风弱柳”、“莲步足不惊尘”的韵味。

除了人物造型之外,电影还追求神似,类同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十分注重环境的刻画,细腻的心思体现在细微之处。

看过《大闹天宫》的人应该都会对片中的云留下深刻印象。

在美、苏动画里的云都还是棉花般一团时,《大闹天宫》的制作组却一改“棉花”状,在参观了故宫的汉白玉石栏杆、西山碧云寺等地后,最终采用了中国传统如意头云纹的组合和变化。

这样使得云既有了立体感,又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和神话意义。

天宫云雾缭绕、亦梦亦幻,花果山飞瀑一泻千里、周围层峦叠嶂,水帘洞水光潋滟、银光闪闪,整部动画片的环境呈现出亦梦亦幻的神话色彩。

而之后的七仙女出场,由云朵幻化成人形,更是将神话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

此外,蟠桃园的场景设计灵感来自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瑶池边上的怪兽取自传统的十二生肖,再加上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人惊呼大开眼界。

04

电影还充分借鉴了京剧的思路,动画设计师们在南猴王郑法祥的教导下,充分学习了京剧中的孙悟空表演。

并在其中加入传统的京剧打击乐,国粹的祥云使得整部影片散发着如有神助的光辉。

除了上海电影乐队,还有新华京剧团和上海京剧乐团,由此可见京剧对于《大闹天宫》的意义。

孙悟空的出场中,是由京剧舞台改编而来:小猴们从水里跳出来以后,用两个月牙叉,将水帘叉开,就仿佛是京剧舞台上拉开幕布一般。

跟随着孙悟空的一举一动,京剧的锣鼓声叮咚作响,人物动作念白吸收京剧的动作和语言特征,转场时鼓点适时响起,加强了影片节奏感和韵律感。

而孙悟空的抓耳挠腮、窜、跳也大多数脱胎自戏曲,比如孙悟空“手搭凉棚”的动作,本来是从京剧中的动作转化而来的,但在动画片中却成为了其标志性动作。

在与二郎神大战的情节中,孙悟空变身树上小鸟,却仍然习惯性地做出这个标志动作,令人不禁破腹大笑。

《大闹天宫》无疑是一部民族风格鲜明而成熟的杰作,这部震惊国际动画界的电影,正是有了中华民族传统元素的加入,才让整部片子如有神助。

万籁鸣先生的创作不仅充满幽默感、趣味性和理想主义,他的作品还具有不朽的传世价值,他以一种真正的热爱把中国的动画推到了世界的面前。

作为一个中国人,直到今天,我依然深深着迷于它无比靓丽的色彩和与中国神话完美融合的美学设计。

今年,万籁鸣先生已离开这个世界23年,在他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只是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孙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

这位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在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长眠,在他的身边只剩下那个孙悟空的陪伴。

但毫无疑问,万籁鸣先生创作的孙悟空陪伴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整个童年。

在国内动画层出不穷的如今,有人讽刺以熊出没和喜羊羊等为代表的幼稚卡通竟然能无新意的一拍好多年;

也有人感慨在物欲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国最优秀的动画居然要倒退到上世纪40-90年代,让人好不汗颜!

在经济、科技发达的如今,就算还有那样大师云集的豪华创作班底,但再也没有大师会不计报酬的一干就是好几年。

当金钱取代了艺术成为了首要追求时,想出精品只会越来越难。

而至于中华民族以后还会不会有第二个《大闹天宫》?我们也不得而知。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电影夫人,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希望在电影的世界里,遇见你和美好。


周公解梦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关于耕田的诗句 15首经典农耕诗词赏析

    关于耕田的诗句 15首经典农耕诗词赏析

    赏析15首经典耕田诗句,包括李绅《悯农》、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代表作,解读古代农耕文化内涵,田园诗歌的艺术特色与人文价值,展现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

  • 描写秋的诗句有哪些 15句经典秋日诗词赏析

    描写秋的诗句有哪些 15句经典秋日诗词赏析

    描写秋的诗句有哪些?自古以来,秋天就是文人墨客最钟爱的创作题材之一。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景象总能引发诗人无限的情思与感慨。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描写秋季的经典诗句数不胜数,这些作品或悲秋感怀,或赞秋咏物,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千姿百态的秋日画卷......

  • 关于钱的诗句 15句经典诗词道尽金钱百态

    关于钱的诗句 15句经典诗词道尽金钱百态

    精选15句关于钱的经典诗句,涵盖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作品,解析古诗词中的金钱观与价值观,金钱在传统文化中的多重意象与当代启示。...

  • 赠柳诗句 折柳寄情十五首经典赏析

    赠柳诗句 折柳寄情十五首经典赏析

    赏析十五首经典赠柳诗句,解读折柳寄情文化传统。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杨柳意象在送别诗中的演变,了解古人如何借柳枝传递离别之情与文化内涵。...

  • 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十五首经典诗词赏析

    写中秋佳节的诗句 十五首经典诗词赏析

    赏析十五首经典中秋诗词,包括苏轼、李白、杜甫等名家作品。解读写中秋佳节的诗句中蕴含的团圆思念之情,中秋月色在古典文学中的意象运用与文化内涵,传承千年中秋文化精髓。...

  • 鸟诗句大全 经典咏流传:历代咏鸟诗词精选赏析

    鸟诗句大全 经典咏流传:历代咏鸟诗词精选赏析

    系统梳理历代咏鸟经典诗句,深度解析杜甫、苏轼等名家笔下的鸟类意象,涵盖鸿雁、黄鹂、白鹭等典型形象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展现中华诗词中自然描写的审美演变。...

  • 歌颂梅花的诗句 傲雪寒梅十五首经典咏梅诗赏析

    歌颂梅花的诗句 傲雪寒梅十五首经典咏梅诗赏析

    歌颂梅花的诗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独特地位。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其凌寒绽放的品格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从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静之美,到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含蓄意境,这些歌颂梅花的诗句无不展现着中国人......

  • 初中诗句经典赏析与理解指南

    初中诗句经典赏析与理解指南

    系统解析初中阶段必学古诗词,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鉴赏技巧。从李白到杜甫,从意象分析到情感把握,帮助初中生提升古诗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掌握应试技巧。...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