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汉乐府《江南》中最早咏荷的名句,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的热闹场景。荷叶茂盛,莲蓬累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代诗人李白的"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荷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菡萏即荷花的别称,这句诗将荷花与广阔的镜湖相映衬,气象宏大。
王昌龄的《采莲曲》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巧妙地将采莲女的罗裙与荷叶相比,将少女的面容与荷花相映,人花难辨,意境优美。

杜甫的"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写雨后荷花的清新雅致。红蕖即红色荷花,在细雨洗涤后更显娇艳,散发着淡淡清香。
白居易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生动描绘了孩童采莲的童趣画面。白莲在这里既指白色的荷花,也暗喻纯洁无瑕的童心。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则写出了秋日残荷的凄美意境。枯荷听雨,别有一番韵味,成为后世广为传诵的名句。

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出夏日荷塘的绚丽景象。莲叶碧绿接天,荷花在日光映照下格外红艳。
周邦彦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晨光中的荷花姿态。荷叶上的宿雨被初阳晒干,清风拂过,荷花亭亭玉立。
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荷花与菊花的对比,抒发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
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用数字夸张手法,极写杭州西湖荷花盛开时的盛况,成为描写西湖的经典名句。
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记录了一次愉快的游湖经历。藕花即荷花,误入荷花丛中,更添游兴。
陆游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同样描绘西湖美景,荷花与山水相映成趣。
范成大的"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写出了荷香弥漫、小船轻摇的闲适意境。
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虽未直接写荷,但"红药"即红色荷花,借荷抒怀,意境深远。
朱淑真的"独自凭栏无限情,荷花深处小船横",写女子独倚栏杆,看荷花深处小船横斜,寄托无限情思。
这些咏荷诗词,或描绘荷花的形态美,或借荷抒怀,或托物言志,展现了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从初发新荷到盛放红蕖,从夏日的接天碧叶到秋日的残荷听雨,诗人们用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每当我们吟诵这些诗句,就仿佛置身于荷塘之畔,感受着那份清雅与高洁。
含有荷花的诗句有哪些?自古以来,荷花就是中国文人墨客最钟爱的吟咏对象之一。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水中君子,以其清雅高洁的形象,成为诗词创作中经久不衰的意象。从《诗经》到唐诗宋词,无数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荷花的千姿百态,寄托自己的情怀与理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