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及赏析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09-04 04:51
摘要:深度解析李贺著名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出处与内涵,《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哲学意蕴,了解这句千古名句在后世的化用与影响。...

李贺作为中唐著名诗人,其诗风奇崛幽峭、瑰丽凄迷,被后人称为"诗鬼"。"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无情之天赋予情感,想象如果苍天也有情感,也会因为人间的悲欢离合而衰老。这种超越常理的想象,体现了李贺诗歌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辨深度。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之职,离京赴洛阳。诗人借金铜仙人离汉的典故,暗喻自己的离京之痛,抒发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悲凉。诗中"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描写,既是对历史兴亡的感叹,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哀悼。

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及赏析-1

在艺术特色方面,李贺的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诗中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特意象,如"茂陵刘郎秋风客"、"三十六宫土花碧"等,营造出一种神秘幽深的意境。诗人善于通过对比手法,将历史与现实、永恒与短暂并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后世许多文人都曾化用此句。宋代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元代白朴在《梧桐雨》中也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的句子。甚至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也化用此句,写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著名诗句。

从哲学层面来看,这句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它既表达了人对自然永恒性的向往,又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无奈,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一脉相承。

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及赏析-2

在现代语境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成为人们表达深沉情感的常用语。这句诗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时空仍然鲜活,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对永恒的向往和对逝去的感伤。

李贺的诗歌创作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七年的人生,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作想象奇特、语言精炼,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其代表作中的名句,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这句诗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面对时空永恒与生命短暂这一永恒命题时的复杂心境。

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其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这句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凄美的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通过金铜仙人被迫迁离长安的传说,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