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叶的诗句 叶的诗句有哪些 叶的诗句古诗大全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5-09-02 10:51
摘要:中国古诗词中叶的丰富意象,从杜甫落木萧萧到杜牧霜叶红于花,分析叶在表达季节变迁、离愁别绪、隐逸高洁和生命哲思中的艺术表现,解读千年诗叶的文化内涵。...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这是元代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中的名句,以梧叶、芭蕉写尽秋夜愁思。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从来不只是自然之物,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季节变迁的见证,生命哲思的隐喻。从春日的嫩绿到秋日的枯黄,叶的轮回与诗词的意境交织,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文学画卷。

叶在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便是与季节更替紧密相连。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落叶萧瑟写秋意深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开篇便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借草木荣枯喻人生际遇。而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则用红叶的稀疏衬托山居的寂寥。这些诗句中,叶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抒发时序感慨、人生况昧的媒介。

叶的诗句 叶的诗句有哪些 叶的诗句古诗大全-1

叶与离愁别绪的关联尤为深刻。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虽未直接写叶,但秋雨中的落叶意象暗含其中;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叶飘零更添离别之苦。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以荷残叶落起兴,写尽相思孤寂。

叶还常被赋予隐逸高洁的象征意义。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叶相伴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悲秋传统,在秋叶纷飞中见昂扬之气。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虽写竹,但竹叶的坚韧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在表现生命哲思方面,叶的意象更具深度。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叶化泥护花写生命轮回;苏轼《东栏梨花》"人生看得几清明",借梨花落叶感慨人生短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未直接写叶,但秋叶的意境融于整个秋景之中,展现天地浩渺与人生须臾的对照。

叶的诗句 叶的诗句有哪些 叶的诗句古诗大全-2

叶的色彩变化也是诗人钟爱的题材。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枫叶红艳胜春花;杨万里《秋山》"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用多种树叶色彩绘就秋日斑斓。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叶的视觉之美,更通过色彩传递情感温度。

叶的声音同样激发诗人的灵感。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中的落叶声暗含春逝之叹;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听雨实则是听叶声凄清。这些听觉意象使叶的描写更具立体感。

叶与特定植物的结合还形成文化意象群。松竹梅"岁寒三友"中,松针经冬不凋象征坚贞;陶渊明独爱菊,"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周敦颐《爱莲说》写莲"出淤泥而不染",莲叶的洁净成为君子品格的隐喻。这些意象历经千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符号。

即使在现代语境中,叶的诗句依然焕发活力。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虽写于新诗时期,但飘零如叶的意境与传统一脉相承。叶的诗句跨越时空,连接古今情感。

从《诗经》"蒹葭苍苍"到现代诗歌,叶始终在诗词中摇曳生姿。它承载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中国人对生命、时空、情感的深刻体悟。每一片飘落的叶,都仿佛一页诗笺,写着千年来的悲欢离合。当我们吟咏这些诗句时,也是在聆听叶与人类文明对话的永恒回响。


古文诗词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