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到端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端到端流程端到端,是眼下咨询顾问及IT从业者经常挂在嘴边的术语,也是很多管理软件常加的标签。但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术语,却经常被理解得似是而非。到底什么是端到端呢?端到端,即endtoend。它的诞生,源自网络连接概念...
较早开展端到端的流程的企业,如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集成供应链(ISC)流程,还有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from order tocash”流程等,他们很久之前就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其中,华为对于端到端流程的理解非常深刻,值得大家去学习与思考。华为认为,端到端流程是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端到端服务。端到端的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端到端必须快捷有效,并且流程顺畅。如果能够实现快速服务,就能降低人力、财务与管理成本,进而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王吉伟频道认为,端到端的流程,实际上包含了诸如营销流程、采购流程等多个局部流程。对于客户而言,端到端流程的目的,是隐藏中间不需要客户及用户的业务环节,只需要终端用户在提出问题后快速对其反馈答案。这种模式,对于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的用户体验提升,至关重要。当然对于企业经营而言,端对端流程就更重要了。在企业流程管理过程中,它的用途可以说非常广泛,对企业的快速反应、增效降本以及提升竞争力,都有着重要作用。简单而言,端到端的流程管理,至少可以帮助企业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能够打破信息孤岛。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IT应用系统也会越来越多,各系统之间信息、业务、数据相对独立,信息很难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部门墙和信息孤岛出现,企业的流程被部门或者IT系统割裂。端到端的流程,可以有效突破这一障碍,让业务,数据,信息更加紧密。第二,促进业务与技术整合。通过端到端模式,将技术与业务的整合,让重复无序的业务整合在一起,流程更清晰明了,业务更加顺畅。第三,打破组织与IT系统边界。端到端的流程可以把流程从职能组织的背后抽调到前台,把流程从各个业务系统内构架到各业务系统之上,以流程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梳理并落地企业的业务流程,这种端到端的流程越来越被国内企业重视。第四,快速整合核心业务流程。如果企业核心业务流程比较多且负责,比如制造行业的产品研发流程和订单管理流程、地产行业的采购招标流程及合同管理流程等,企业可以考虑优先将这些核心业务流程通过端到端进行简化,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继而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了解了端到端流程的好处,更多组织想要了解的是如何实现端到端管理。从上文的相关概念可以看出,实现端到端流程的重点在于集成和优化。集成是指将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打通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优化则是对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包括流程精简与流程自动化等等。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就是将企业经营中的销售、设计、财务、人事、供应链等业务流程梳理出来,用软件系统对这些流程进行各种管理,其本质则是让信息系统替代人力管理各种业务流程。由此,面向不同的企业职能部门以及价值链,ERP、CRM、OA等企业管理系统就此出现,各司其职的辅助企业管理者管理各自领域内的业务流程。ERP、CRM也能实现各自领域的端到端,但企业管理是整体运营的事,产品与服务面向的是最终客户,任何一种企业管理软件都无法提供面向客户的端到端体验。由此,通过集成各种业务流程以向客户提供最佳体验成为企业刚需,BPM等面向业务流程的管理系统也应需而生。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业务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工具和方法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和各种新技术创新场景下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通过诊断、梳理、E化、监控和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的实践,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组织力并助力企业赢得市场竞争。BPM以流程为中心,从管控角度来看待企业运营,将重点放在系统和人两个重要元素上。因为是流程驱动型的系统,所以它能够驱动人或者系统来执行任务,并推动他们参与完整的流程,强调端到端的流程。这种基于流程与人的管理逻辑,使得BPM管理下的业务流程能够跨越不同的价值链单元,整合不同部门及供应链上的伙伴,进而打通不同的应用系统,实现这些系统之间功能和数据的连通。数据通则百事通,端到端管理也就手到擒来。当然,各云厂商推出的集成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以及一些基于workflow的产品也能实现端到端集成。此外,很多集成平台也都基于工作流引擎和编排引擎,与BPM也算是同源产品。这里,以更贴近业务流程的BPM作为主要解决方案,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端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