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古代执牛耳是什么意思?

来源:励北网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0-07-14 03:44
摘要: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考卷认为是自己学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古代执牛耳是什么意思?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考卷认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答卷,便将苏轼定为第二,知道真相后,又详看苏轼其它文章,欣然叹曰:“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国学文化精读

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才华太高,才能太全,喜欢他的人对他欣赏备至,不喜欢他的人对他多有怀疑,于是出现了苏轼词不如辛弃疾,诗不如李白,文不如韩愈的观点,其实这正说明了苏轼的全面,苏轼的才华。当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拿苏轼与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物相比,是对他的褒奖。而我个人认为,论综合实力,苏轼应为第一。

比较不如欣赏,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的佳作。

国学文化精读

【诗】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作者】苏轼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国学文化精读

【词】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国学文化精读

【散文】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国学文化精读

《黄州寒食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26]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国学文化精读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从意气风发到淡定从容地转变,“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人生观逐渐发生变化,可以说从黄州开始,前半生是苏轼,后半生是苏东坡。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也从在狱中的惊惧无奈,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再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是个智慧的人,懂得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人生态度,淡定从容,享受生活。


五行风水
小编:小北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龙光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龙光诗句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龙光诗句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这些诗句融合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帮助读者提升审美能力,汲取精神力量,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与灵感。...

  • 卧室有卫生间风水好吗?揭秘卧室带卫生间的风水影响与化解方法

    卧室有卫生间风水好吗?揭秘卧室带卫生间的风水影响与化解方法

    卧室带卫生间的风水影响,分析潜在问题如健康风险和财运受阻,并提供实用化解方法,包括门位调整、五行平衡和清洁建议,帮助优化家居布局,提升整体气场和谐。...

  • 梦到龙眼预示着什么?梦境解析与象征意义

    梦到龙眼预示着什么?梦境解析与象征意义

    梦到龙眼可能象征情感满足、好运或潜在问题。本文从心理学和传统文化角度解析龙眼梦境的深层含义,涵盖不同人群的案例和实际建议,帮助读者理解潜意识信息。...

  • 带穷的诗句 古代诗人笔下的穷困与风骨

    带穷的诗句 古代诗人笔下的穷困与风骨

    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贫困的经典诗句,分析杜甫、白居易、苏轼等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困顿生活,展现文人在贫困中坚守的精神风貌与人生境界,揭示这些带穷诗句的深刻文化内涵。...

  • 做梦梦到买橙子预示什么?梦境解析与生活启示

    做梦梦到买橙子预示什么?梦境解析与生活启示

    深入解析做梦梦到买橙子的多重含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梦境与现实的关联,橙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提供科学解梦方法和生活启示,帮助理解潜意识传递的信息。...

  • 杨公风水著作揭秘古代风水智慧与实用指南

    杨公风水著作揭秘古代风水智慧与实用指南

    杨公风水著作的核心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八卦方位和龙脉水法等古代智慧。了解如何应用这些原则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健康与财富,结合现代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

  • 晚饭的诗句 古代文人餐桌上的诗意与生活美学

    晚饭的诗句 古代文人餐桌上的诗意与生活美学

    古代诗词中关于晚饭的经典描写,从杜甫、苏轼到白居易,解读文人餐桌上的诗意场景。了解古人晚餐的养生智慧、季节特色与社会风貌,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 十三陵风水图揭秘明朝帝王陵寝布局奥秘

    十三陵风水图揭秘明朝帝王陵寝布局奥秘

    十三陵风水图详细揭示了明代帝王陵寝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通过龙脉走向、水系规划和穴位选择展现古代风水智慧,解读天寿山陵区藏风聚气的奥秘及其对现代建筑规划的启示价值。...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年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