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词典知识平台,分享汉字词语知识、历史文学知识解答!

励北网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来源:小易整编  作者:小易  发布时间:2020-07-09 11:00
摘要:中秋节要到了。 想必各位在这几天已经开始陆续收到月饼,并且早已做好回家的准备,期待能和家人在中秋这天一起赏月、吃月饼团聚。 作为一个合家团圆的传统习俗,月圆赏月很容易成为习惯。但中秋送月饼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月饼的起源 要说送月饼,那得先说说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要到了。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想必各位在这几天已经开始陆续收到月饼,并且早已做好回家的准备,期待能和家人在中秋这天一起赏月、吃月饼团聚。

作为一个合家团圆的传统习俗,月圆赏月很容易成为习惯。但中秋送月饼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月饼的起源

要说送月饼,那得先说说月饼的来历。

首先,中秋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在唐朝初年。而吃“月饼”这件事儿,一开始只是祝贺军队打胜仗的奖品。相传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贺。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大意就是要一边赏月一边吃饼)”说完便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后来这个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高昌国唐代面食

但是这个时候,月饼更多的还只是“圆饼”的概念,因此也有人考据认为:严格上来说,这并不能算月饼。

那真正意义名正言顺地提“月饼”一词是什么时候?

宋代。

宋代,中秋节被真正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团圆节”的这一说法的源头也是在北宋。如果你还记得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你就能明白北宋人对中秋节的理解是多么优雅。毕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经典词曲,不是一般人能信手拈来的。 正式提“月饼”一词,已经到了南宋。比如《武林旧事》就曾记载:此时的月饼属于市集上售卖的食品,而且多数都是蒸制的。

赵佶《文会图》

“月饼”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过在这里需要普及一个知识:“饼”在古代是一类面食的总称,比如面条叫汤饼、索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水饺叫煮饼,凉面叫溲饼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以“饼”祭月,在所难免,比如宋代宫廷过中秋时就吃“宫饼”“小饼”“月团”。

苏轼曾有一首咏小饼的小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苏轼写诗之时,正是中秋前后。从诗句“中有酥和饴”中,我们可以知道宋朝小饼里面包有酥油、饴糖做成的馅,其实跟今天的月饼是差不多的。只是那个时候,不是那么流行而已,而且制作技术,也不好说。

到这里,我们已经比较明确:月饼一词在宋代出现。

月饼的大规模普及

而月饼的技术改进,已经等到疆域辽阔的元代。

元代由于幅员辽阔,有很多机会接触更广的世界,多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技艺的融合。比如月饼这件事情就从这个特点收益,元代中亚技师大量进入中原,使月饼制作中的起酥和提浆技术更加成熟并得到推广,这才为后来推动了月饼的普及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个事例也应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大规模量产技术,是没办法指望能普及大众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吹响送月饼普及的东风是什么呢?

这个就不得不提明代朱元璋的故事了。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计,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中,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那天,各路人马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明太祖洪武朱元璋

攻下元大都后,朱元璋高兴地下令,在下一个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用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佳品。

我们仔细回味这个故事,朱元璋表面上感谢月饼传递了消息,但是实际上其实是起义的人们互相赠送月饼,才可能让消息进行传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大规模地互相赠送月饼这件事儿,是发在元末起义,而且一开始是为了传递消息。

但是不管怎样,馈赠一词终于和月饼扯上明确的关系,并依托于月饼给朱元璋建国带来的功劳,月饼制作产量更高,赠送用途更明确。

作为明朝建国功劳之物,此时的明朝过中秋,就更讲究了。首先“吃月饼”自然成为中秋节固定风俗,而且此时的月饼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

送月饼之风,自然也从这个朝代真正意义上开始流行了。而且这种流行不仅包含南方人,北方人也喜欢送。

但是毕竟不打仗了,总不能再借着传递消息的借口送月饼吧。

此时便开始流行另外一个民间活动:走月。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是不是很像今天出门走亲访友,总要带点东西去,那中秋就带月饼好了。

月饼在现代社会

到了今天,月饼产业已经非常成熟,比如按照原产地分,就分为:京式、潮式、广式、苏式、滇式、港式、台式和晋式。各地的月饼根据各自区域的口味特点,辅以自己的特色做法。

△京式月饼

△潮式月饼

△广式月饼

△苏式月饼

△滇式月饼

这么多口味的月饼,你喜欢哪一款呢?


本文地址:五行风水频道 https://www.neebe.cn/fengshui/626852.html,励北网一个免费的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文章来网络分享,本着互联网分享的精神,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五行风水
小编:小易整编
相关文章相关阅读
  • 关于桑的诗句 桑间陌上话农桑

    关于桑的诗句 桑间陌上话农桑

    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桑的经典诗句,从诗经到唐宋诗词,分析桑意象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了解桑在农耕文明和诗人情感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 梳子的诗句 古代诗词中梳子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梳子的诗句 古代诗词中梳子的意象与情感表达

    古诗词中梳子的意象,从温庭筠到杜甫,梳子作为情感与时间的象征,表达了爱情、离别和青春易逝的主题,深入分析其在文学中的文化意义。...

  • 弘人诗句赏析 古典诗词中的智慧与情感

    弘人诗句赏析 古典诗词中的智慧与情感

    弘人诗句的深度与魅力,从李白、杜甫到苏轼,赏析古典诗词中的情感与智慧。了解这些诗句如何跨越时空,影响现代生活与文化传承。...

  • 寒秋诗句赏析 秋意浓时最动人的十五首经典

    寒秋诗句赏析 秋意浓时最动人的十五首经典

    赏析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动人的寒秋诗句,包括杜甫、李商隐、苏轼等大家的经典秋诗,解读秋意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感受传统文化中秋天的独特韵味。...

  • 写蜻蜓的诗句 蜻蜓点水映夏韵古诗赏析

    写蜻蜓的诗句 蜻蜓点水映夏韵古诗赏析

    写蜻蜓的诗句,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道灵动的风景线。蜻蜓以其轻盈的姿态、透明的翅膀和点水的习性,成为诗人笔下常客,承载着夏日的清凉与生命的哲思。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蜻蜓这一意象,抒发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 月下花的诗句 古韵悠长赏析

    月下花的诗句 古韵悠长赏析

    月下花的诗句在中国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从李白、杜甫到苏轼、李清照,赏析经典作品如何以月下花影抒发孤独、思念与哲理,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 昆仑山诗句 李白笔下的仙境与豪情

    昆仑山诗句 李白笔下的仙境与豪情

    昆仑山诗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独特地位,重点分析李白笔下的昆仑意象如何融合道教仙山与个人豪情,展现从神话传说到诗歌创作的文化演变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 春耕诗句经典赏析 品味古人笔下的田园春色

    春耕诗句经典赏析 品味古人笔下的田园春色

    赏析经典春耕诗句,解读古人笔下的田园春色。从李绅到范成大,品味春耕诗词中的农耕智慧与文化内涵,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