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哀毀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注音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一ˋ
近义 无肠可断 肝肠寸断 形销骨立
反义 哀而不伤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浏览0次
亦作“哀毁瘠立”。
例 自从他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每日哀毁骨立,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形容孝子在守孝期间非常悲哀。
例那位年轻的母亲,因为孩子的突然病逝,哀伤过度,每日以泪洗面,身体也日渐消瘦,几乎到了哀毁骨立的地步。
引张志宽为布衣,居河东,隋末丧父,哀毁骨立,为州国所称。—— 唐·刘肃·《大唐新语·孝行》
亦作“哀毁瘠立”。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引语本《后汉书·韦彪传》:“父母卒,哀毁三年……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王戎 和嶠 同时遭大丧…… 王戎 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唐 张鷟 《朝野佥载·补辑》:“﹝ 崔浑 ﹞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儒林外史》第十二回:“遽公孙 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
英语be emaciated with grief